東北網哈爾濱11月21日電 20日,位於哈爾濱市西南部的大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投入試運行。它是哈爾濱市第二座大型無害化垃圾處理場,采用多層防滲、調節池全封閉等先進技術,確保垃圾填埋過程中產生的滲濾液不會污染地下水和空氣。該場投用後,哈爾濱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將達85%,超過國家環保模范城要求。
西南部垃圾場總投資1.6億元,佔地45.68公頃,可日處理生活垃圾1200噸,使用期限17年,主要消納哈爾濱市西部的生活垃圾。其填埋區最深處達到地下12米左右,垃圾運入後將進行壓實、加黃土和土工布隔離,形成垃圾層,再反復操作。完成使命後將進行封蓋處理,形成一座小山。屆時將在山上種花植樹,建成一座大花園,或建設高爾夫球場等其他休閑場所。
據介紹,哈爾濱市日產生活垃圾3500噸左右。去年以前,因只有歲寶垃圾焚燒廠可每日無害化處理200噸垃圾,哈爾濱市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的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排名中列倒數第二位。為改變垃圾處理落後的面貌,哈爾濱市決定依托生活垃圾收費政策,采取市場化運作、實施特許經營方式建設幾座大型無害化垃圾處理場,解決生活垃圾處理問題。
去年11月,哈爾濱市第一座大型垃圾無害化處理場投用,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躍昇到45%左右。昨天,同樣采用BOT方式運作的第二座大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試運行後,哈爾濱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超過85%,一舉超過國家環保模范城要求。另外,火電三公司垃圾處理廠目前正在建設中,設計日處理垃圾能力為600噸,建成後哈爾濱市江南絕大部分垃圾將可進行無害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