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網訊 春季增雨,夏季防雹,3400多發炮彈換來經濟效益1.5億元。今年,大慶市氣象局工作思路隨天而變,向天『要錢』。
今年,雨水是近十年來最充足的一年,但春季還是出現了旱情。市氣象局抓住有利氣象條件,共發射人工增雨火箭彈270多發,人工增雨3.5億立方米,有效地緩解了大慶市旱情。按最低標准計算,人工增雨為大慶帶來直接經濟效益1.05億元。
七、八月份,部分地方被冰雹襲擾。市氣象局馬上改變思路,變增雨為驅雹,24小時雷達監測大慶上空的氣象雲團。兩個月,13門高炮的『口』中共『吐』出3000多發氣象專用炮彈,發射160發專用火箭彈,全市受益的防護面積達800多萬畝。由於防范及時,肇州縣內種植的30多萬畝烤煙及其他農作物,沒有受到損失,為肇州縣增加經濟效益2000多萬元。全市僅防雹減災就向天空『要』來4000多萬元的經濟效益。
但由於高炮數量少,顧東顧不了西,在冰雹重點防御區內,沒有出現任何災害,其他未防御的地方則受到不同的災害,林甸縣有幾個村因冰雹災害減產5成,花園鄉受災面積達到10000多畝。
市氣象局負責人表示,今年已經向政府提出申請,請求增加『炮火』配置,爭取明年在每個鄉鎮至少配備一門人工增雨『三七』高炮,形成高炮網,在全市范圍內共同防御災情和實施人工增雨,從而向天空『要』更多的錢。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