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1月23日電 為了保證哈爾濱市在臨時大停水情況下,廣大患者能正常就診,哈爾濱市各大醫院都相繼出臺了應急預案,並備好了充足的水源。『120』急救中心也已備好各種消毒用水、生活用水及飲用水,確保急救的安全與衛生。對於院方的各種積極准備措施,患者紛紛表示配合與理解。
記者從黑龍江省醫院有關部門了解到,黑龍江省醫院現有地下深水井兩口,每小時出水量約70噸,足夠供應省醫院的香坊、南崗及道外分院正常使用。同時,醫院將對水質進行24小時監控,加大了門診專家出診的人次,准備好了應急藥品,尤其是胃腸道系統疾病的藥品投入量比平時增加了20%。記者從解放軍第211醫院了解到,該醫院深水井井水完全可以保證醫生和患者的日常用水,還有兩個蓄水池已儲存了200多噸的自來水。為預防萬一,該院預防保健科對地下水進行24小時水質量監控。哈醫大附屬腫瘤醫院日常供水為地下深井水,三口井日產水1500噸,可充足供應醫院醫療用水及院內居民用水。
上午,記者在哈爾濱市第四醫院看到,一批白色塑料水桶擺在樓門前,各醫療科室的醫護人員正有秩序地領取水桶。據了解,為了保證日常醫療和生活用水,哈爾濱市第四醫院在醫院內部共發放200個塑料水桶,大約存儲衛生用水200噸,生活用水100餘噸。同時,醫院內部每天將限時、限量供應水,既保證患者的正常需求,又不浪費水源。病房內的患者也紛紛表示,能理解現在的暫時困難並積極配合院方節水。在哈市第二醫院,每個病房配備兩個暖水瓶,醫護人員每天將把燒好的開水在早、中、晚三次送到每個病房,保證患者的服藥以及正常飲用,病房中的患者情緒穩定。現在已存儲300餘噸水。哈醫大四院已啟動了應急預案,動員一切力量儲備水,並與消防等部門聯系妥當。重點保證檢驗科、供應室、手術室等關鍵部門醫療用水,鍋爐房保證供暖,食堂保證職工與患者用餐。
哈醫大一院不但儲備好1000噸潔淨水,保證醫院正常的用水供應,同時開始籌備打三眼井抽取地下水的方案,以防萬一。同時,哈醫大一院已與哈爾濱醫科大學協商,一旦供水出現緊張,可以從醫科大學地下深水井隨時調水,以確保全院所有用水正常供應,開展各項診療活動。哈醫大二院依靠自然深井水資源優勢應急預案正式啟動,經有關部門批准在醫院內挖掘了深水井,井水資源完全能夠滿足全院醫患生活及醫療用水。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儲水量為700噸。醫院按照他們現有的儲水能力,按照停水7天進行准備,並制定了一系列的方案。既要保證醫療用水又要保證鍋爐用水。在700噸水中抽出60噸給腎病透析患者使用。而其餘的用水則分早晚兩個時段,集中供生活用水,全力保障醫療用水,特別是要保障醫院的環境衛生,以防止細菌的滋生。而鍋爐用水可以用可循環水來保障。
哈爾濱市兒童醫院已經啟動了4個水箱進行儲存水工作。現在共儲存水達150多噸,為節省飲用水資源,醫院還購進了大量消毒液,用來給醫護人員洗手、消毒。醫院食堂仍正常向患者和醫護人員開放。醫院總務科和哈爾濱市道裡區新發鎮有關部門取得聯系,如發現醫院儲存的飲用水出現短缺,會提前通過從榆樹鎮的深水井打水,出動卡車將水運到兒童醫院,確保醫院臨床、飲食等各方面用水。在哈市紅十字中心醫院,記者看到各個急診病房中都擺放著裝滿水的大桶。在嬰兒室裡,記者見到地上擺放了很多白色塑料桶。一位醫生告訴記者,由於嬰兒每天要洗澡,他們特意准備了10大桶水備用。據儲備科的張科長介紹,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醫院儲備了90噸水,為了保證正常用水,醫院特意借用了兩輛消防車,希望患者不要因為缺水而擔心。22日10時,記者在哈爾濱市第一醫院負責人介紹,該院已經做好了儲水准備,已將醫院的4個高噸位水箱儲滿了水,這4個水箱均有40噸容量,他們還將考慮申請使用地下水。
記者在哈爾濱市骨傷科醫院門前看到,許多來醫院探望病人的家屬手中拎著方便面、面包、礦泉水、整箱的牛奶等物品。在該院的院辦公室內,記者看到地上放著兩個40昇的塑料儲物箱內裝滿了水。該院辦公室的王主任對記者說,為了保證醫療和患者的正常用水,醫院一次性購買了容積為40昇的儲物箱20多個,醫院所有能儲水的設備均存滿了水。醫院內現共有廁所17個,現在為了節約用水,已經關閉了7個。同時,醫院的熱水和廁所都將定時開放。對於一些行動不便的患者,醫院給他們發放了塑料袋。
記者從哈市『120』急救中心了解到,在哈市供水緊張期間,『120』急救中心已儲備好一百箱純淨水,作為停水期間的45臺急救車輛消毒用水,以保證急救車輛和急救人員的衛生與安全。同時也為10個急救分站的醫護人員備好足夠的生活用水及飲用水,以確保所有醫護人員及時完成急救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