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1月24日電 淌過水岔,站在齊腰深的水中,冰塊從身邊擦身而過,身體早被冰冷刺骨的江水凍得麻木———在4個小時的時間裡,哈爾濱水文局負責松花江取樣的工作人員,已經往返4次站在冰冷的江中,每次一站就是10分鍾。他們和岸上唯一的聯系是系在身上的繩索,所有下水取樣的隊員都知道,如果大塊冰凌撞擊到身上,他們獲救的幾率是『零』。
日前,在哈市市區境內最上游的江段,太平鎮永和村松花江邊,天已見黑,江中不時發出冰塊撞擊的聲音,大塊大塊的冰凌向下游流去。此時,3名水文工作人員正在取樣。記者看到,江邊土坡上,一名水文工作人員身系拇指粗的麻繩,繩子的另一端系在水中取樣人的身上。站在江中,大大小小的冰塊不時地從工作人員身邊穿過,但是他們絲毫不去理會,聚精會神地注視著江面,然後將長長的竹竿深深插入江中心。小桶裝滿水後,取樣人再將小桶裡的水裝入指定的取樣器皿中。來回3次,2昇水樣被提取完成,合蓋,加封。
據了解,取樣工作人員按照技術要求,必須采到松花江『活水區』、『主流』區域相對深度的水,只有這樣纔能保證水樣的權威性和准確性。
工作人員已經上岸,渾身被水浸透,江邊凜冽的寒風吹來,打了個寒顫。他們來不及脫下防護服,懷抱著2昇水樣急忙傳遞到一邊等候的工作人員手中,上車,送檢。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