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4日電近期,在社會上和網絡中一直有哈爾濱市近期將發生地震的傳言,且有越演越烈之勢。從20日下午開始,黑龍江省地震局值班室的電話就一直響個不停,市民紛紛打電話詢問哈爾濱市近期是否會發生地震?黑龍江省地震預報能力怎麼樣?
今天,黑龍江省地震局局長鄭繼烈應邀做客東北網答網友問。問答全文如下:
主持人:鄭繼烈局長,您好!首先歡迎您做為第一位嘉賓做客東北網!近幾天哈爾濱一直傳言要發生地震,網友很關心這一問題。是不是請您談一下看法?
鄭繼烈:謝謝東北網對防震減災事業的關心和支持!林甸地震剛發生不久你們的記者就到了我們局采訪。哈爾濱傳言要發生地震,我是20日下午,那天是星期天,從電話聽說的。這兩天,傳言一直都有,說地震的震級有5級多、6級多,還有7級、8級的,最高的還有10級的。這都是沒有依據的傳言,有的是謠言。
我當地震局長的可以肯定地說,哈爾濱不會發生5級左右的地震。21日、22日我們地震局的新聞發言人和專家都通過東北網等媒體明確表達了這個意思。今天,我可以說得更明確一點,根據我們局對最新地震監測數據的分析,哈爾濱沒有地震,更不存在5級地震或傳說中級別高的那些地震,至於有說10級地震的,那是笑話,因為到現在為止,世界上記錄到的最大震級是8.9級。
由於地震一般在5級以上纔有一定的破壞力,所以我們一般關注的是5級以上地震。說沒有5級以上地震,老百姓就不必有什麼擔心。在至於說幾號幾點發生幾級地震的說法,是毫無半點科學依據的。到現在為止,世界上還沒有哪個地震科學家有這個水平。沒有想到哈爾濱有那麼多『能人』,我還真想聘請他們當預報員;可惜,都是騙子。
主持人:現在社會傳言很多,來自不同的渠道,那麼我們老百姓應該聽誰的?
鄭繼烈:應該聽政府的。根據國務院發布的《地震預報管理條例》,發布地震預報的權限在省級人民政府。省政府已經發布的地震預報區在緊急情況下,市(地)縣人民政府可以發布48小時之內的臨震預報。而且,還必須向上級政府和地震局報告。
因此,其它渠道的地震消息都是靠不住的。如果有破壞性地震,做為地震部門是必須事先向政府報告的,政府再根據地震部門的意見做出決策。從這些天關於地震的傳言,我相信很多群眾已經深受其害,搞得疲憊不堪,人心惶惶。
22日晚上10點至23日凌晨2點半,我曾經到過哈爾濱市長江路與鴻祥路交口處、紅博廣場、李范伍花園、防洪紀念塔,看到有不少車輛裡邊躺著一家老小,有的還抱著小狗、小貓。做為地震局長,我心裡並不好受,我們的工作沒做好。當時,我們還有兩三位處長一起勸大家回去。有些群眾還是不信,最後我只好說,我是省地震局局長,如果我們說錯了,真的有震,明天你們可以去找我算賬!這樣纔有一些群眾纔放心。我問他們為什麼會出來,他們都說是朋友告訴的,所以受了苦都沒地方說去。請大家不要再相信各種各樣的流言了!
比如說,剛纔我就接了個電話,是五常的一位老同志打來的,說女兒在哈爾濱上學,聽說呼蘭今天晚上有個7-8級地震。真是懸了。因為如果有這樣大的地震,我現在還沒有向省政府報告,一旦真要震了,我是要掉腦袋的!就是法律不制裁我,我也無顏面對哈爾濱老百姓。巧得是,我在這之前也接過一個電話,傳說五常有異常,冬天耗子滿街跑,我問五常這位老同志有沒有這個事,他說沒聽說。你看,這又是個謠言。就在我坐在這的時候,接到廣東《南方都市報》一位記者打來電話,『聽說林甸今天發生了5.5級地震,是不是真的?』我說:怪了,黑龍江省只要發生1.5級以上地震我都能知道,這個『地震』現在還沒聽說。當然是沒有。
主持人:我們東北網在14層的大樓上辦公,內蒙古地震、林甸地震都曾經有明顯震感,最近我們沒有震感。
鄭繼烈:所以說,任何傳言都不要再信了!
主持人:網民問,用啤酒瓶頂個盆來測地震,一瓶倒就跑,是不是科學?
鄭繼烈:我記得唐山地震的時候,好多老百姓用這個辦法,有一定道理。地震來了,水盆掉地,好讓你醒過來。
但是,應該知道,從那以後我國特別重視地震監測。我們省的監測臺網就是從那個時候發展起來的。現在,全省有近40萬平方公裡在監視區內。這個辦法,要比水盆、啤酒瓶先進多了。不必再搞了,不小心搞倒了,驚了好夢。
主持人:還有網友問,我省現有地震監測能力怎麼樣?有多少個監測點?真能提前預測嗎?
鄭繼烈:我們省的地震建設能力這些年有很大發展,『十五』期間,國家和省政府投資了4000多萬元。監測點增加了很多。監測手段也增加了,技術更先進了。監測能力是比較強的。當然在全國特別是與地震特別多的雲南、四川、新疆、遼寧差一些。
我們地震監測獲得的數據加以綜合分析,定期進行震情會商,每周一次,每月一次,每季、每半年、每年度都要上報國家地震局。在這個基礎上,提出對一個時期震情趨勢的分析意見,也就是,提出有沒有地震的意見。每年都要做出預測,有情況隨時分析。所以,地震是應該能預測的。只是我們現在還沒有攻破這個世界難題。預測的意見不一定准,我們正在努力探索。
主持人:有網友請您介紹一下哈爾濱的地質構造,能不能產生7級以上的地震?也就是說,地質構造和地震等級關聯大不大?近期是否監測到哈爾濱地區板塊異常運動?
鄭繼烈:首先要說明,我不是搞地震的專家。但是,可以肯定,哈爾濱的地質構造產生7級以上的地震的可能性極小。
哈爾濱地區底下的岩層很厚,這方面的問題你們可以看一看今天《新晚報》上發表的博士生導師孫柏濤的訪談,他說的很清楚。近期,沒有監測到哈爾濱地區有板塊異常運動。
主持人:有網友說,現在聽到的地震消息是單位傳出來的,這難道是無中生有嗎?還是另有什麼目的?
鄭繼烈:我也聽說了這個情況,但還沒有調查,一時不敢做結論。可能是在進行抗震減災工作中由於工作方法不夠注意,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有的是聽到的傳言太多了,三人成虎假當真了。
我可以舉個例子,廣東省陽江市附近發生過一次4.9級地震,學生正在上課,由於缺乏地震避險的常識,蜂擁外跑,在樓梯上發生了學生傷亡事故。房子沒震倒,這個傷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老師有經驗,要求學生不要驚慌,就地鑽到桌子底下,等地震過後再從容疏散,就不會有問題。7月25日,林甸發生5.1級地震是晚上,如果是白天學校上課,我們哈爾濱會不會出現這種問題?那麼,吸取這個教訓,我們就要在中小學生中進行應急訓練,包括地震、火災、洪災、爆炸等。如果有人說這是因為要地震了進行訓練,就容易引起負面影響。
再說,萬一發生地震,地下管道、水電氣、高溫高壓、有毒有害、易燃易爆設施和有些關鍵部位如果受到損壞,就會造成災害,那麼平時就要注意維修加固。林甸地震以後,省政府加強了防震減災工作,特別要求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等大中城市切實加強抗震加固、地震知識宣傳教育等各項工作。這是完全正常的工作,有震情要做,沒震情也要做。但不能把這些情況就當成地震要來的信號。
主持人:社會上傳說,你們地震局的領導都攜妻帶子到外地去了,職工也走不了少。這是真的嗎?
鄭繼烈:絕無此事。你們剛纔去的記者也到我們辦公樓裡看了。誰再不信,請告訴你家地址,我領著我們班子成員的妻兒老小到你家吃餃子,歡不歡迎?我們職工都正常上班,前幾天為水發愁,但現在解決了。主持人:假如真的發生地震,要采取什麼措施?
鄭繼烈:在大家都擔心要發生地震的情況下,回答這個問題不合時宜,會有負面影響。今天不回答了,以後再由東北網請專家回答。
主持人:一名齊齊哈爾的網友說,齊齊哈爾是最開始謠傳地震的,聽說齊齊哈爾位於地球版塊斷裂帶,還有聽說是大慶是震中,大慶地下石油大量開采,用水添補導致受力不一,還有地方已經塌陷的謠傳,您能給個科學的解釋嗎?
鄭繼烈:齊齊哈爾是處在嫩江斷裂帶。但用不著害怕,黑龍江省斷裂帶大小有幾十條,斷裂帶越小,地震也越小。齊齊哈爾是有過地震謠傳,但謠傳終究是謠傳,最終是沒有地震。我想,哈爾濱也這樣。
關於大慶采油補水的問題,據我所知,好像沒有影響。具體需要專家來回答。
主持人:網友們問黑龍江是不是多震區?
鄭繼烈:黑龍江肯定不是多震區。每年也就發生200多次,怕不怕?你碰到了幾次?
告訴大家幾個數字,全球每年約發生地震500萬次左右,其中人們能感覺到的5萬多次,能造成破壞性地震大約有一千多,7級以上地震一年全球有十多個,其中80%在海洋。我們國家,平均每年發生6級地震6次、7級1次。我省的地震震級都不大,最高的是1941年發生過6級地震,1986年有過5級以上地震,20年以後纔有林甸一次。大部分小震,大家都感覺不到,也就是無感地震;有感地震不多。
但我這麼說,大家也不要麻痺,還是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地震知識,特別是地震自救互救知識。怕是沒有用的,地球每年那麼多地震,人們都安全地活著,你總不能跑到地球外去。
主持人:此時此刻,仍然不少說今天晚上哈爾濱將發生地震的傳言的電話打到我們這裡。
鄭繼烈:拜托各位,不要那麼輕易上當了!今晚不會有震,明天不會有震,後天不會有震,較長一段時間內也不會有震,大家不要天天擔心了。不信科學,不信我的話,那也沒辦法。
再說一句,肯定沒有地震。如果今晚晃一晃,您受驚了,明天我請您喝酒,給您壓驚!
主持人:感謝您做客東北網與網友交流,您在這裡的回答讓更多的網友了解了實情,我們代表網友對您表示衷心地感謝。鄭局長,再見。各位網友,再見。
鄭繼烈:謝謝。很高興通過東北網為廣大網友解答疑問,我們將做好本職工作,為大家服務,為黑龍江人民服務!網友朋友們,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