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1月24日訊 今天是哈爾濱市正式全面停水的第二日。下午3點半,浙江在線記者再次連線東北網記者杜麗華。據告:23日晚7時30分,在哈爾濱市第一水源地上游16公裡監測點采集到的水樣,苯和硝基苯已經超標,按專家推測,松花江污染帶前峰凌晨2時30分到達哈爾濱第一水源地;今天早上5時,松花江污染源到達哈爾濱市上游。
目前,哈爾濱市各部門已經進一步采取防控污染措施,應對松花江水污染,力保證居民生活安全。
嚴厲處罰竊熱水『耗子』
11月23日,哈爾濱市供熱辦供熱檢查執法大隊稽查人員根據群眾舉報,對竊取供熱水的行為進行了查處。哈市供熱辦稱,在停水特殊時期,對這種行為將按上限重罰。
24日上午,稽查人員來到道裡區河鼓西三道街,一個車庫上方寫著『室內正常營業』,在旁邊立著『洗車24小時營業』。稽查人員進入車庫內發現,該車庫兩組暖氣片上安裝兩個水龍頭,分別打開水龍頭時,暖氣片裡的暖氣水就『嘩嘩』地流出來。檢查人員當即對兩處水龍頭進行了截斷處理,同時進行了處罰。下午,當稽查人員來到南崗區宣慶小區一處主食店時發現,該店在衛生間暖氣片處安裝了一個水門,稽查人員當即截斷水門,責令其接受處罰。
據杜麗華告訴記者:哈爾濱市供熱辦有關人士表示,連日來,稽查人員已對14家『竊熱水耗子』進行了處罰。根據有關規定,在停水特殊時期,對上述兩家竊熱行為按照上限進行5000元的處罰。
24小時化學品中毒諮詢電話開通
杜麗華說,吉林化工廠以硝基苯為主的化學物泄漏直接污染了松花江水,對黑龍江省沿江居民生活飲用水造成嚴重影響。為應對突發的化學污染苯中毒,黑龍江省已經成立了省、市兩級苯中毒醫療專家指導組,對臨床病例的會診和治療方案進行指導。使市民及時了解有關化學品中毒的科學知識,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緊張,黑龍江省中毒搶救治療中心開通兩部24小時化學品中毒諮詢電話。
開始著手污染物清除,緊急儲備16噸粉末活性炭
黑龍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已組織專家從利用碳化物吸附等三方面,研究解決苯污染問題。另外,哈爾濱市在防控污染的同時,已經開始著手污染物的清除和水環境的恢復工作,並啟動四條具體辦法。
一是密切監測水質,繼續提高水質檢測頻率,目前哈爾濱市以半小時為周期進行污染物檢測,同時與上游各監測點隨時保持聯系,准確掌握污染濃度、污染帶長、污染物含量,以及污染帶到境離境時間等重要數據的變動情況,為規避污染、清除污染、恢復取水提供科學依據;二是根據近期處理污染物的需要,哈爾濱市已緊急儲備16噸粉末活性炭,通過活性炭吸附方式清除懸浮污染物,從根本上解決污染問題;三是已經組織有關環境專家就污染帶流經哈爾濱後,將會帶來的諸如污染殘留物長時間停留、有害物質大量沈淀等一系列後續影響進行研究,防止產生長期危害;四是哈爾濱市城市供水部門將提前在技術、設備、人員等方面做好按期供水准備。
20個督導組赴松花江流域2市17縣
在應對松花江水污染的緊急時刻,黑龍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緊急動員,集中精乾力量組成20個督導組、檢查組及專家服務組,奔赴松花江流域2市17縣,對瓶(桶)裝飲用水生產企業進行技術服務、檢驗指導和質量監管。
質監部門要求瓶(桶)裝飲用水生產企業實行『四查一報送』。一查水源,禁止生產企業使用被污染的水源加工生產;二查水質,嚴格檢查生產用水是否含有苯和硝基苯等污染物;三查企業質檢報告,不合格產品一律不得出廠銷售;四查產品質量不穩定和存在質量問題的企業,增加抽檢頻率。要求在此階段企業要向當地質監部門報送產品出廠檢驗報告。同時,加大對飲料、啤酒等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監管力度,確保產品質量。建立信息日報告制度,指定專人負責每天報送動態信息,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