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1月25日電 題:與污染帶賽跑的保水人
為了市民,為了各行各業的儲水,作為城市命脈的哈供排水集團公司制水廠卻在超負荷運轉,每一個環節的設備、人員都在與即將到來的污染帶『賽跑』,堅持到市民蓄水的最後一分鍾。
昨天18時,走進承擔著哈爾濱市市區80%供水任務的哈供排水集團制水二廠、三廠,工人、技術人員的話就著實讓我們感動了。
以泵站為家的人們
初冬的松花江邊寒氣逼人,即使穿著厚厚的棉服,也會輕易被江風打透。80餘位伙伴輪換堅守在取水塔上,吃過簡單晚飯,他們披掛上厚重的冬裝、救生衣,下到了取水口旁勞作。他們的工作,是防止江水結冰,冰絮堵塞取水口。他們告訴記者,這個取水口24小時不能離人,得不停用水蒸汽吹、杆子攪,纔能保證取水口周圍水流順暢。取水塔裡溫度30℃以上,而江面上溫度卻在零下10℃,堅守崗位的人們,每隔10幾分鍾就要經歷一次這樣的溫差變化。離預計停水關閘還有最後幾個小時,他們工作的頻率明顯加快了,因為只有取水口周邊順暢,市民纔能更多儲水。
結冰難不倒水廠長
制水二廠的責任,是把原水(江水)送到淨水環節,每年這個時候,王學林廠長天天盯著天氣預報,企盼天氣快點冷下來。因為只有松花江表面結冰後,取水口纔能擺脫凍冰堵塞的危險。但昨天,王廠長又開始企盼天氣再暖一點,原來一旦江水結冰,將意味著松花江很難擺脫污染的水源,全市供水將面臨更大的困難。王廠長報出一組數字,昨天的水位112.60米,流速每小時683米……這意味著江水在緩慢結凍,制水二廠的工作難度在加大。為了保證最後時刻的水供應,制水二廠將應急設備啟動,28臺水泵開足馬力,與即將到來的污染水展開了競賽,日供水量提高了8萬噸。
質檢五女不回家
制水三廠,承接著制水的下一道工序,原水在這裡通過淨化、反應、沈淀、過濾、殺菌等工序變成合格自來水,其中,檢驗是最關鍵的一道程序。在該廠水質檢驗中心,5名女同志已堅守崗位3天,她們放棄了所有的休息時間。檢驗員朱姝看上去有些疲憊,提起5歲的女兒,她眼圈紅了。這孩子3天沒看到媽媽,在姥姥家卻異常聽話,還曾來電話安慰媽媽不用惦記她和姥姥……從接到了污染水即將到哈的消息後,她們就加大了對水質進行檢測的頻率,每隔半小時就要檢驗一次,雖然檢驗程序枯燥、雷同,但她們卻不敢有絲毫懈怠,任何水質變化都不能放過,更不能讓市民家流進一滴有問題的水。
即將來臨的大停水,將帶給制水廠很多首次,取水閥門將首次全部關閉,供水設備將首次全部停止運轉……但在這些首次來臨之前,制水人已在謀劃,困難過去如何實現快速恢復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