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污染帶順江而下各區縣沈著應對
2005-11-28 08:51:23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楊興文 王大波 趙宏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8日電 松花江高濃度污染帶流出哈爾濱市區後,開始向下游各區縣逼近。為應對這次水污染事件,各區縣沈著應對、有條不紊,廣大群眾生活秩序正常。

  呼蘭:江邊漁村已停止營業

  記者在呼蘭區腰堡街道辦事處所轄的腰堡漁村看到,昔日生意紅火的飯店已全部停業。在通往各江邊要道的路口,都設有專人把守和專門的警示牌。據區環保部門昨天凌晨4時對松花江呼蘭大堡段監測情況表明,硝基苯濃度超標9.92倍,苯不超標,污染呈逐漸減弱趨勢。

  巴彥:沿江7萬多居民生產生活正常

  昨天下午2時,記者在巴彥縣巴彥港鎮沿江屯的李振江家看到,他家距江邊僅200米,家裡除了三口人用水外,還要供養100多只貉子的飲水。現在,他家的淺水井已被停用4天,但家裡的大水缸已蓄滿了水。一打聽纔知道,他家的水是鎮政府按時無償供應的。像他這樣由政府無償提供飲用水的居民,全鎮有20多家。富江鄉謝家屯是全鄉離江邊最近的屯,這個屯的居民馬顯英介紹說,她每天到學校上班,老伴在家照顧小孫子,兒子和兒媳忙著搞草編,她家的生產生活一切正常。松花江鄉唐鍋爐屯年過花甲的陳鳳軍老人表示,我們都很放松,因為我們相信政府的能力。

  現在,巴彥縣警方已經封鎖了境內江邊,確保沿江鄉鎮人畜不誤飲松花江污水,臨江7萬多居民生產生活正常。

  賓縣:嚴禁漁船入江打魚

  賓縣沿江的鳥河、新甸、擺渡等3個渡口全部停渡;嚴禁漁船入江打撈松花江水產品;工商管理部門對市場、餐飲行業進行監督,禁止食用、買賣松花江魚、蝦等水產品;各級乾部深入到沿江每個農戶家中,進行宣傳;積極采取措施,確保沿江村民用上安全水。此外,賓縣縣委、縣政府按照市委要求向對口支援的香坊區運送安全飲用水,並發動全縣乾部、職工向香坊區政府捐款20萬元。

  木蘭:啟用地下水源成立應急小分隊

  木蘭縣集中供熱管網循環水、冷卻水均取自松花江。縣政府采取五項措施保證群眾生產生活:禁止人畜飲用松花江水,不得捕撈江魚;做好水源准備,縣自來水公司新鋪設一條300毫米口徑供水管線於日前啟用,保證城鎮24小時供水,同時依托縣華豐、蒙古山兩個純淨水廠,緊急組織瓶裝水和桶裝水;加強電廠集中供熱管網水管理。集中供熱每小時補充管網用水100噸,為防止管網抽取松花江水引發水污染,緊急調用一臺市政灑水車和兩臺消防車,24小時為供熱管網補充地下水;環保部門對松花江水進行全天候監測;組織行政執法部門認真履行工作職能。截至昨晚發稿前,這個縣公安、環保、工商、物價、電業、衛生、漁政及沿江鄉鎮已經成立9支應急小分隊,24小時待命。

  方正:及時監測松花江水質

  據哈爾濱市環境保護局提供的信息,松花江水污染前鋒預計於今天凌晨1時左右到達方正縣。27日早8時,副縣長張國文帶領有關負責人到方賓交界處建立了一個松花江水樣監測站,對流入方正境內的松花江水進行及時監測。

  方正縣委、縣政府進入了高度戰備狀態。對全縣4個臨江鄉鎮的17158人、9眼機電井、1921眼農戶自家飲水井、86戶捕魚戶、8戶臨江區域放牧戶和106頭牲畜嚴格監控。實行鄉村乾部包保責任制,包村、包戶、包人,做到鄉不漏一村,村不漏一戶,戶不漏一人。同時還成立防控巡邏隊,保證松花江沿岸每公裡有一名乾部巡邏檢查,每天巡查4次,清理運輸船舶、挖沙船只、捕撈漁船、沿江放牧和沿江的活動人員。此外,縣衛生防疫部門對全縣沿江村屯、臨江地帶、沙河子礦區等科學選定了14個水質采樣點,根據松花江水污染帶到達方正的時間,及時采樣監測,確保居民飲用水安全。

  通河:死看死守保群眾安全

  據預計,松花江污染帶將於今天進入通河境內,為此,全縣各級部門積極應對,保證沿江及全縣居民生產生活安全。

  記者了解到,目前,通河縣級班子已經采取措施對沿江6個鄉鎮的所有村屯死看死守。即有領導包農戶、有領導包村、有領導包屯,24小時死看死守,並劃出警戒區。縣熱電廠已經停止使用松花江水進行供熱,改用地下水進行供熱,確保沿江居民人畜不飲用松花江水。同時,沿江各村屯路口已經全部封閉,24小時不准有空崗,並禁止當地居民打魚,禁止牲畜到江邊飲水。公安乾警已經全部進入一線。廣播、電視采取早、中、晚連續播出相關公告和有關水污染信息,保證人民生活穩定。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