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長期跟蹤監測松花江水質:省市環保監測中心站答記者問
2005-11-28 09:36:1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高天賦 孫佳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11月28日電 27日,就松花江污染監測情況及具體技術細節,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和哈爾濱環境監測中心站聯合舉行了記者見面會。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副站長宋男哲和哈爾濱環境監測中心站副站長於桂雲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記者:我們的實驗室如何保證監測結果的准確性?

  宋男哲:我省目前有三個國家環境監測實驗室,分別位於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哈爾濱環境監測中心站和大慶環境監測中心站,國家級實驗室是國內一流的實驗室,監測數據是受國際認可的,這可以證明我們的能力。

  於桂雲:目前哈爾濱環境監測站承擔國家標准所的40多項有機物定值任務,定值結果98%都通過國家標准所認定,認定後的就是國家標准,這足以證明我們的能力,請市民放心。

  記者:現在環保部門每天公布污染帶監測數據,可以介紹一些這些污染物的監測檢測辦法和過程嗎?

  宋男哲:目前我們采取定點監測和流動監測,定點監測就是指監測斷面,定點監測結果更能准確反映污染團的濃度和變化規律;流動監測是用流動監測車隨時采樣隨時監測,優點是更容易捕捉到污染帶前鋒。

  於桂雲:我具體介紹一下檢測過程,首先是把水樣取回處理成可以測試的狀態,然後進行定性監測和定量監測,定性監測是監測是否還有污染物,定量監測是測污染物濃度。

  記者:吉林石化公司發生爆炸的是苯胺裝置,為什麼環保部門一直關注苯和硝基苯,苯胺是否被忽視了?

  宋男哲:污染帶進入松花江肇源斷面後,肇源曾檢測過江水苯胺含量,但是不超標,因為其沒有污染代表性,以後不再要求監測。

  於桂雲:污染帶進入哈爾濱四方臺監測斷面時,哈爾濱環境監測中心站也多次檢測過苯胺含量,但儀器設備沒有檢測出江水中含有苯胺,也就是現在江水中苯胺含量應該是小於檢測設備的認知范圍。我們儀器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精度是非常高的,非常微小的污染都可以捕捉到,既然儀器捕捉不到,證明苯胺是絕對不超標的。在哈爾濱的兩個取水口水樣檢測中,都沒有捕捉到苯胺含量。

  記者:哈爾濱恢復供水前,哈爾濱環境監測站將對進入水廠的江水進行檢測,環保部門將檢測哪些項目?

  於桂雲:按照目前國家地表飲用水環境質量標准,對地表飲用水水源要檢測109項指標,其中常規無機物29項,有機污染物80項,按照常規進行一次全面水質監測需很長時間。而這次時間有限,只能挑有代表性的物質檢測,由於此次污染物主要是苯類物質,所以所有的苯系物質是必須檢測的。按照目前的水處理能力,在水中硝基苯超標3倍(即0.051毫克/昇以內的情況下,自來水廠有能力淨化處理。

  記者:污染團流過松花江後,是否會對沿江生態、河床造成污染,我們是否要監測?怎麼監測?

  宋男哲: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要跟蹤監測。

  於桂雲:哈爾濱環境監測中心站已經開始對水中微生物、江底淤泥開始采樣,准備做長期監測的樣本。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