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1月29日電 記者從哈爾濱市環保局了解到,從11月19日至28日記者發稿時,哈爾濱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共派出人員840人次,取得科學數據420個,系統而科學地記錄了松花江水污染經過哈爾濱市的全過程,為哈爾濱恢復供水提供決策依據。
19日,污染帶到達松花江肇源段,哈爾濱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啟動應急監測預案,在距離四方臺水源地73公裡的三家子、距離四方臺水源地32公裡的黃魚圈、距離四方臺水源地16公裡的蘇家屯設立了朱順屯、四方臺、蘇家屯3個監測點,每兩個小時采集一次水樣,分析江水中苯和硝基苯的含量。
20日起,該站將監測頻率增加為每小時一次。21日起,監測頻率進一步加大,改為每半小時一次。27日10時,離取水口僅100米的朱順屯監測點水樣中苯未檢出,硝基苯達標。
直至27日12時,蘇家屯監測點水污染濃度值連續達標16個小時,監測頻率恢復為每兩小時一次。隨著污染帶離開哈爾濱市區,該站在阿城、呼蘭、賓縣、巴彥、木蘭、方正、通河、依蘭等縣市設立了9個監測點,加密監測頻率,在依蘭高楞監測點每天監測4次,其餘監測點每天監測1次。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