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1月29日電 題:局長上網闢謠的啟示
網上聊天,在時下非常流行,一度還被某些人視為不務正業,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有時上網聊天還能幫助解決令人棘手的大問題。
近一段時間,關於哈爾濱市地震的傳言很多,一時間人心惶惶,市民寢食不安。雖然省市地震監測部門幾次發布澄清公告,但有一些人就是不相信,或是舉家出逃,或是露宿街頭。作為一名地質科學工作者,筆者也為此深感懮慮。然而,11月24日之後情況發生了變化:街頭人們對地震的議論明顯減少了,交通樞紐的緊張狀況也得到緩解。很大一個原因就在於,省地震局長上了一次網,聊了一次天。
當天晚上,黑龍江省地震局局長鄭繼烈應東北網之邀,在網上答網友問。在持續兩個多小時的交流中,鄭局長有問必答,針對廣大群眾關心的『哈爾濱到底會不會發生地震』、『采取怎樣防震措施更有效』、『大慶采油補水會不會是地震的誘因』等問題一一進行了耐心細致的解答。在談到地震預報時鄭局長說:『如果有大的地震我現在還沒有向省政府報告,一旦真要震了,我可是要掉腦袋的!就是法律不制裁我,我也無顏面對哈爾濱老百姓!』語氣堅定,態度誠懇,很有說服力和感染力;他還說:『如果今晚晃一晃,讓您受驚了,明天我請您喝酒,給您壓驚!』更讓人覺得親切隨和,真實可信。
毫不誇張地說,這次網上交流,實現了群眾與權威部門信息的直接對接,就如一陣清風,吹散了連日來壓在人們心頭的疑雲。次日,隨著省內各家媒體對這次聊天的全文轉載,很快就平息了謠言,穩定了情緒。
官員上網與公眾聊天闢謠,給我們以很大的啟示。
生活中,人們總奢望謠言能不攻自破,而事實上,有些謠言非常頑固,一時半會兒也消亡不了,因此必須要『攻』,而且還得講究『攻』的技巧。這就好比要我們去攻打一個堡壘,如果正面強攻的同時,再加上側翼迂回,成功系數就大了許多。在這次地震謠言的破解中,強攻,就是官方正式發布的公告文書,側翼迂回,就是權威人士與民眾直接交流。這樣雙管齊下,效果立竿見影。雖然說,謠言止於智者。但我們不能要求百姓人人都成為不信謠、不傳謠的智者,而是自己應首先做一個聰明的決策者,靈活有效地去開展群眾的思想工作。只有這樣,纔能把輿論的主動權掌控在自己手裡,而不是疲於應付。
這件事兒也表明,如今公眾信息對稱的渴求越來越強烈,他們希望政府在事關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上能夠信息更加公開,決策更加透明,反應更加迅速,交流渠道更加通暢。既如此,我們各級政府部門就要努力適應這種需求,突破原有的思維模式,加快工作節奏,借助互聯網、手機短信等便捷的現代信息平臺,實現政令通暢,從而取信於民,不斷促進社會和諧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