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黑龍江頻道11月29日電 隨著農業、養殖業科學技術的普及,農民們嘗到了科學種植、養殖的甜頭。入冬以來,黑龍江省巴彥縣20餘萬農民為增產增收改變了"貓冬"的傳統,重新背起書包走進了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班。
巴彥港鎮養豬專業戶李紹傑說:"以往養豬都是自己摸著石頭過河,心裡沒譜,聽了專家成功的養殖經驗,俺對養豬的竅門了解得更多了,增收也更加有保障了!"
據了解,巴彥縣為強化農民科技培訓,在有關部門和鄉鎮成立了諮詢臺、農民培訓中心,集中全縣的科技人員並聘請黑龍江省有關專家、教授對農民進行科技培訓。
為讓農民真切地感受到農業科技的甜頭,該縣采取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結合的方式,通過龍頭和師范戶的帶動,將電化教育與"土專家"輻射相結合,組織相關專家巡回科普培訓、農業產業化主導產業培訓、師資骨乾培訓、農民全員培訓等活動,對農民進行米、稻、豆優質高效栽培技術培訓,綠色食品生產及深加工技術培訓,溫室大棚栽培技術培訓,節糧型肥水養魚技術以及藥材、花卉、雜糧種植等實用技術培訓。同時,還組織農民學習市場經濟、計算機等知識,幫助他們增收致富。
據介紹,截至目前,該縣已舉辦各類培訓班71個,培訓農民科技骨乾7000多人,分專業培訓農民20餘萬人,其中50%青壯年勞動力已達到農民技術員水平。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