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點薯成金人
2005-11-29 14:11:42 來源:東北網  作者:姜毓翔 楊炯心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齊齊哈爾11月29日電題:點薯成金人

  張新科,因解不開的『土豆情結』,二十多年來致力於搞科研、育良種、增產量、創效益,被當地農民譽為黑土地上的——點薯成金人。

  上世紀60年代,從遼寧老家逃荒來到訥河的張新科,靠順壟溝找餘下的土豆充飢而活了下來;

  30多年來,張新科因為有濃濃的『土豆情結』,癡迷於種薯的研究,培育出一批批優良新品種,為讓這片黑土地流金淌銀而無怨無悔;

  現如今,張新科在訥河種業領域開創先河,組建了訥河市鑫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走出了一條民營種業公司科技創新之路,也為當地農民帶來了滾滾財源。

  素有中國馬鈴薯之鄉美譽的訥河市,每年馬鈴薯種植面積在80萬畝左右,種薯需求量大,質量要求高。為做大馬鈴薯產業,張新科在馬鈴薯種薯繁育上做了大量工作。

  『種子是農民的命根子,農業要發展,農民要致富,必須先發展種業……』這是張新科常說的一句話。要想徹底改變種業舊貌,必須走科技興種之路。於是,他緊緊抓住與大專院校聯合的這條命脈,常年以中國農科院、黑龍江省農科院、東北農業大學等科研單位為技術依托,聘請資深教授為種業公司高級技術顧問,解決了馬鈴薯種薯病病毒引起的各種病害問題,提高了種薯質量。

  張新科的種業公司把大專院校、科研單位作為強強聯合伙伴,走育、繁、銷一體化路子,把他們繁育的名牌新品種及時快速引進、推廣、應用到生產上。他還和當地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緊密聯系,實行良種良法配套,各自發揮優勢,推動了良種更新速度,擴大了生產與經營規模。

  張新科經營種業的獨到之處還在於把種子工作與地方產業化發展融合到一起,力求不斷創新。他先後引進了15個馬鈴薯新品種新品系,並利用馬鈴薯原種場420平方米溫室,每年繁育生產100萬粒脫毒馬鈴薯原種;利用3萬平方米可移動網棚,年可生產原種100噸;利用馬鈴薯原種場的土地進行新品種的試驗、示范、篩選,繁育適宜當地生產所需的優質種薯。

  張新科的鑫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作為訥河市馬鈴薯種薯生產的龍頭企業,每年生產的馬鈴薯脫毒原種、原種、良種可滿足40萬畝馬鈴薯種植用種需求,可為本市馬鈴薯淀粉加工企業提供優質高淀粉原料20萬噸。

  張新科以獨樹一幟的創新精神,領跑訥河種業發展。經過5年奮斗,他的種業公司發展為經濟基礎雄厚、技術力量強、基礎設施先進的新型民營種業企業,現已被批准為齊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企業擁有固定資產718萬元,公司在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建立了廣泛的聯銷網絡,已成為集科研、生產、經營於一體,將新品種選育、引進、試驗、示范、推廣熔為一爐的現代種業經濟實體。據不完全統計,這些年來,張新科通過為農民提供馬鈴薯良種,使農民增加收入3億多元。張新科先後被評為齊齊哈爾市勞動模范、訥河市特等勞動模范,被吸納為齊市唯一的全國馬鈴薯專業委員會委員、省馬鈴薯協會理事。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