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農民企業家邁進高科技門檻
2005-11-29 14:17:45 來源:東北網  作者:馬利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齊齊哈爾11月29日電 近日,齊市網絡科技公司的老總們真有點沈不住氣了,昔日平靜的幾大網絡科技公司突然闖入一名新秀。這個新對手竟是一位貌不出眾的農民企業家。他開辦的博興計算機網絡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的規模在齊市是數一數二的。這位農民企業家的闖入,使城市人統治網絡的局面一下被打破了。

  他叫張秀龍,28歲。平時言語不多,沈穩厚重,臉上透著乾練。當談起自己的搏興骨粉廠和網絡科技公司時,他的話語滔滔不絕。

  在龍沙區大民村長大的張秀龍很能吃苦,18歲離家到上海、廣州等地打拼。1996年返回故鄉,靠省吃儉用積攢的資金和借到的一部分錢,在大民村創辦了紅鷹骨粉廠。兩年間,工廠迅速發展壯大。逐漸地,他的工廠成為東北37家廠商鈣磷添加劑的獨家供應地;旺季時,一天的產值就達到萬餘元。

  正值事業如日中天之時,1998年的一場特大洪水,把張秀龍70餘萬元的廠房和大量的成品、原材料洗劫一空,他成為百萬富翁的理想頃刻間破滅了。在承受失去工廠的痛苦時,張秀龍沒有忘記生他養他的鄉親們。望著他的同鄉及員工期待的目光,他變得異常堅強。洪水退卻後,他立即著手重建廠房。而且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他還主動資助了6名失學兒童,幫助他們完成小學學業,同年他還和SOS兒童村的一個家庭結成了幫扶對子。

  張秀龍常常對朋友說,他最大的快樂就是幫助別人,記得5年前,有一位姓高的朋友焦急地給他打來電話,向他求救,原因是自己的女兒考上大學,家裡卻拿不出學費,張秀龍聽後直接將錢送到了朋友手中,解了朋友的燃眉之急。

  到目前為止,張秀龍大致算了一下,借出去的錢至今未還的大約有10餘萬元了,他很理解這些人,他認為借錢的人都是朋友,朋友有錢一定會還的,只是目前狀況不好罷了。對於掏腰包幫助別人這事他一點也不後悔,他認為值,因為這些錢都用在刀刃上了。

  張秀龍不僅樂於幫助朋友,對公共事業他也無私奉獻。2002年,《鶴城晚報》向廣大市民發出認養公園動物的號召,熱愛動物的他主動認養了一只丹頂鶴,每年他都主動把錢送到指定的地點。別看張秀龍為朋友和公共事業花錢大方,可是他對自己卻非常吝嗇,如今他擁有百萬資產,自己卻沒有現代化的代步工具,每次出行他總是步行或坐公共汽車,萬不得已纔打出租車。

  張秀龍在社會民眾的贊譽聲中,向理想的彼岸奮進。他的大民村工廠重新騰起,現代化網絡辦公設備裝配著搏興骨粉廠。通過網絡辦公,使他懂得了網絡對企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於是他產生了涉足網絡事業的想法。雷厲風行的他,說乾就乾,今年7月份,他投資50萬,在中環寫字樓租下了辦公地點,開始籌備博興計算機網絡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如今,張秀龍最大的心願就是通過他的網絡平臺將東北工業、農業產品的信息帶出國門,讓更多的人了解鶴城,了解鶴城的工業,農業,為鶴城的騰飛盡自己的微薄之力。

責任編輯:朱丹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