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同江:『 大菜籃子』跨界江
2005-11-29 15:29:05 來源:東北網—佳木斯日報  作者:潘沐撫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9日電 到2005年底,同江市可以向俄羅斯市場出口蔬菜7000噸。一位有著豐富種菜經驗的專業戶李喜說,『同江種的是大路菜,可是就能在江北賣上好價錢。』那表情裡透著無限的自豪。『不就是因為同江的水土好嗎。』水土好的不止是同江一處,但同江人最先做到的是充分利用了與眾不同的地緣優勢,把碧水藍天做到了極致。近年來,同江市領導班子達成了這樣的共識:政府的指導不是指手劃腳,是要參與其中。要從過去的只抓計劃落實中跳出來,用市場手段全力組織好社會化大生產。土地是農民的,種啥不種啥農民自己說了算。要讓種慣了大豆的農民改種蔬菜,光靠行政命令是不行的,要給他們尋找到能夠領著他們進市場的龍頭。光扶上馬送一程還遠遠不夠,要長期為他們互動搭臺纔行。

  據介紹,同江今年在越來越多的蔬菜基地裡,生產的是甘蘭、元蔥和以色列番茄,一眼望不到邊的秋菜中,最多的是俄羅斯人愛吃的土豆。同江市近兩年研究透了俄羅斯市場,他們調整種植業結構,跳出了眼睛向內的老套路,把眼光盯住俄羅斯遠東市場,把『菜籃子工程』做到了俄羅斯。因為同江人對市場的了解可謂知己知彼:同江與俄羅斯的下列、遠東的最大城市哈巴最遠不到150公裡,最近只有6公裡。夏季過江可以趕下列的早市,冬季三天不過蔬菜水果,就可以讓哈巴的市場波動。這是不可多得的優勢。正因為同江人看到了這一點,近兩年同江下大氣力抓了兩件大事,一是通過基礎設施的建設,對東西兩個港口進行了不斷的改造,使兩港的吞吐能力由過去的兩萬噸,增加到近百萬噸。因為同江過去沒有鐵路,嚴重地制約了口岸經濟的快速發展,他們克服了重重困難,上馬了鐵路工程。引導農民瞄准俄羅斯市場,大上俄羅斯人喜歡的蔬菜。二是加大了為蔬菜生產配套的龍頭企業的建設力度,通過環境建設,以『人氣』贏得客商,先後引進了曉龍經貿公司等龍頭企業,動員闖俄羅斯的能人回家鄉創大業,使同江商人劉桂楓重返家鄉建起了隆楓經貿有限公司。在對俄龍頭企業的拉動下,同江市的『菜籃子』跨過界江,為俄羅斯搞起了國際配套。如今,要滿足俄羅斯市場需求,同江菜農已經沒有了農閑時間,一年四季他們幾乎都在忙,不過忙中有效益,他們樂在其中。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