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30日電 『再就業優惠證』作為下崗失業人員享受國家優惠政策扶持的主要憑證,在一些不法商家手裡卻成為弄虛作假、騙費逃稅的『通行證』。日前,哈爾濱市道外區地稅局取消了轄區內38戶采取欺騙手段騙取減免稅優惠政策的『假下崗』者的資格。
據了解,為確保各項促進再就業扶持政策得到有效落實,哈爾濱市勞動保障部門在2003年出臺了《『再就業優惠證』發放使用管理辦法》,對具體發證辦法及細則進行了明確規定。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凡是國有企業的下崗職工和失業人員,國有企業關閉破產需要安置的人員,以及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並且失業一年以上的城鎮其他失業人員,都可申領『再就業優惠證』。持『再就業優惠證』創業時,可得到工商、稅務等部門的優惠減免稅政策。
近日,哈爾濱市道外區地稅局在對轄區內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進行檢查時發現,南馬路上一家注冊資金數百萬元、經營面積達到100多平方米、員工人數10多人的皮草專賣店,牆體上竟然掛著『再就業優惠證』;而另一家有近千平方米營業面積、僱員近30人的大飯店,也依然享受著再就業減免稅待遇。這些企業、業戶為能夠繼續享受減免稅政策,采取多種欺騙手段,如有的企業不履行享受優惠政策義務,沒有按規定為所吸納的下崗失業人員繳納養老保險金和失業保險金;有的企業名實不符,實際經營人與『再就業優惠證』持有人不一致;有的企業、業戶少報僱員人數,從業人員超過相關規定所限定的8人等。
據檢查人員介紹,為了避免稅賦不公、稅款流失情況的出現,依照哈市地方稅務局相關規定,他們加大清理檢查力度。首先嚴格審核手續,對業戶報上來的年檢材料嚴格把關。然後結合審核書面材料,進行實地檢查,落實到規定中的每一項、每個人。在對道外區享受減免稅優惠資格的1600餘戶企業、工商戶檢查中發現,有38戶企業及工商戶不再符合繼續享受再就業政策條件,當即取消其減免稅資格。與此同時,對1586戶符合條件的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給予准予和繼續准予享受再就業減免稅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