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30日電 事件核心
國家環保總局通報,松花江污染帶11月20日到達肇源江段。據環保監測數據顯示,肇源松花江段水質已受到污染,污染高峰時段,硝基苯超標30多倍,苯超標6-7倍。
為此,有關部門向肇源松花江邊的漁民告知『三禁』政策:禁止捕撈松花江水產品;禁止飲用松花江水;禁止銷售所捕撈的松花江水產品。
但記者對肇源的江魚市場采訪時,發現盡管以江魚為主營項目的飯店變得冷清,但有些漁民還在松花江裡打魚,有些商戶仍在賣松花江魚。
焦點直擊
江魚:江水污染成『毒魚』
肇源縣地處嫩江下游、松花江上游,沿江線169公裡。境內地勢平坦,泡沼棋布,松花江、嫩江、南引、八家河四條水系縱橫綿延,水資源豐富,魚類品種達6目11科39種,是全國商品魚基地縣,大量的水產品源源不斷地供應周邊地區及省內外市場。
據肇源縣水產局曾令庫副局長介紹,肇源全縣有720多艘船、3000多人在江中張網捕魚,漁民們僅在松花江裡,每年就能捕撈出3000多噸水產品。按市場最低價每噸4600元計算,肇源人每年能從松花江中『撈出』1380多萬元。
吉化雙苯廠爆炸,使松花江肇源段江水受到污染,曾以『鮮香肥嫩』享譽省內外的肇源江魚,此時幾乎成了『毒魚』。有資料稱,人吃一條受污染的魚所受的影響,遠遠超過喝一噸受污染的江水。
魚館:有的關門有的照賣
肇源江魚名頭響亮,因此肇源縣的『江魚館』遍地開花。
但是由於肇源段松花江水受到『吉化爆炸』污染,肇源縣大部分的『江魚館』生意冷清,有的『江魚館』門可羅雀,以至於不得不拋開『江魚』招牌菜,開始轉換菜品經營方式。11月24日15時,記者來到肇源碼頭,走進松花江邊的一家飯店。該店的服務員熱情地對記者說:『這裡經營的都是江魚,而且保證是純江魚。』但是該店的服務員並沒有說明經營的是不是松花江的江魚。
記者又來到附近的『韓三江魚館』,卻見到該店大門緊鎖,附近的人說,該店已經停業了。隨後記者又來到『江魚碼頭』飯店,該店的負責人介紹說:『現在的松花江水都被污染了,誰還能賣江魚呀?我們得為顧客的健康負責,不該掙的錢就不能掙。』
江邊幾家以經營江魚為主的『江魚館』生意不是很好。當日17時,記者在肇源縣城內走訪了幾家江魚館,他們的生意也很冷清,有的甚至店內無一位客人。
魚市:『江魚』照賣不誤
11月24日13時,記者來到肇源縣中心農貿市場,這裡是肇源縣最大的魚類產品集散地。
在該市場北側,有20多家經營魚類產品的店鋪。記者走訪時發現,這裡的商販們爭相介紹自己經營的是『純江魚』。在該市場的一處空地上,攤著一大堆銀白色的小魚,商販在一旁等候著買主。商販指著魚說,這些魚雖然不是江裡的,但是用江水養的。
該市場18號庫的業主是名中年男子,他正在撈魚,銀白色的鯽魚亂蹦,十分鮮活,其中夾雜著一些鯉魚。記者問這些魚是否是江魚時,他說:『這就是江魚,嘎嘎純的江魚,不純不要錢。這些魚都是剛從江裡打出來的,多買的話每斤4塊錢。13號庫也賣江魚,我們是一家的。』
記者又走訪了幾家店鋪,有的在進貨,有的在賣貨,家家都十分忙碌,看情形,魚類市場似乎並沒受到影響。記者詢問了幾個業主,均稱經營的是江魚。他們說,通過電視和報紙,也知道了松花江水受污染一事。
記者問,江水被污染了,江魚還能吃嗎?有的業主不以為然,說那能有多大影響!還有的業主聲稱,自己經營的並不是江魚,而是養殖魚。
在這些賣魚的店鋪中間,記者見到一家店鋪在門楣上十分顯眼地寫著『江魚』兩個大字。該店業主掀開店內水池上的苫布,指著池中的魚說:『這些是江裡的「大白魚」,這些是江裡的「撅嘴島子」,盆裡的是「白嘎喇眼」,這幾種魚只有江裡纔有。』
業主稱,這些魚是當天早上纔打回來的。見記者有些不信,又用抄籮子從大池子裡撈出一條大約4公斤重的鯉魚指給記者說:『這裡還有純江鯉子,15塊錢1斤。』
明知松花江受了污染,但是肇源縣的水產市場依然在出售『肇源江魚』。
針對這種現象,肇源縣水產局曾副局長對記者說:『我們漁政部門主要負責漁民捕撈和江邊銷售,但是市場上出售的江魚由工商管理部門負責。』曾副局長說,『大白魚』、『島子』和『鯽花』等魚,確實是松花江的特產
漁民:無視污染捕魚忙
為盡快利用物理作用稀釋江水的污染濃度,小豐滿水庫開閘放水。一夜之間,松花江水面陡然間加寬,就連已經結冰的部分江面也被水衝開,仿佛到了春天開江的時節。
松花江肇源段的漁民們看到江面又開了,也動起了心思。他們又重新動用了岸邊擱置起來的漁船,劃進松花江,撒下漁網,開始捕撈江魚。11月24日16時,記者隨同黑龍江省環境監測中心的監測人員采集水樣時,見到兩艘漁船剛剛打魚歸來駛進漁港,幾位漁民正在收拾東西。
在一條漁船上,一婦女提著一個濕漉漉的大塑編筐和一個小筐,大筐裡面是多半筐不大的江魚。一個小筐裡有半筐更小的魚和一條較大的鯰魚。
監測站的工作人員熟悉這些魚,他們說,大筐裡的魚名字叫『白嘎喇眼』,是江魚,但是這些都是魚苗,現在捕撈太可惜了。
工作人員說,松花江水已經被污染了,江魚肯定也被污染了,這些魚根本就不能食用。
監測站兩位負責人站在回港的漁船邊,向漁民解說江水被污染的經過,但是這些漁民對這些勸說無動於衷,只顧低頭整理著網具。一位老年漁民更是語出驚人:『只要是吃不死人就沒事兒!』
魚池:是否用了污染水
肇源境內松花江沿岸有許多魚池,這些魚池都是利用江水養魚。目前,肇源縣水產局正在調查,是否有個別魚池在松花江受污染期間提水補水。曾副局長強調,假如查出哪家魚池有這種行為,將對其采取嚴厲措施。
松花江受到污染,那些持有捕撈許可證的冬季作業的漁民和半冰半水捕撈作業的漁民們直接遭受了經濟損失。曾副局長說,漁民受到的損失,將按冬季捕撈量來衡量。對於來年捕魚是否會受影響,曾副局長說:『目前只有等送往省裡的水樣和魚樣等相關的檢測數據出來後,纔能作出相應的決定。』
死魚:江汊子中漂上來
24日15時許,記者來到黑龍江省肇源環境監測站,該站是省環保局直屬單位。此時,化驗室主任李洪賢和質控室主任林憲策正准備到江邊采集當日16時的水樣。
李主任說:『前幾天情況緊急,每小時采一次水樣向省局匯報數據。現在每兩個小時采一次水樣。』
監測站站長、高級工程師潘守學介紹說:『18日13時接到省環保局通知,重點是監測江水中硝基苯的含量。20日發現了苯和硝基苯,21日早7時達到高峰,硝基苯超標30多倍,苯約超標7倍。當日下午,苯含量降了下來。23日凌晨1時,硝基苯的含量也降了下來,現在均降到了正常的標准以下。』
據肇源縣水產局曾副局長介紹,27日上午,省水產局漁政處的領導及我市水產局的領導來到肇源松花江邊向漁民們告知了『三禁』政策:禁止捕撈松花江水產品;禁止飲用松花江水;禁止銷售捕撈的松花江水產品。『三禁』涉及到2000多戶漁民。
據了解,28日早晨,一戶漁民在松花江肇源下游8公裡黑山段主航道以南吉林水面的一處江汊子中發現了10餘條死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