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華工商時報:假如沒有哈爾濱大停水
2005-12-01 00:04:06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哈爾濱大停水終於過去了,但對於哈爾濱人民而言,喝水的問題遠遠沒有結束。

  近了說,根據環境專家意見,在此次江水苯污染過程中,被河床及沈淀物吸收的毒物將逐漸在水中釋放,松花江水污染一定程度還威脅了食物鏈,哈爾濱真正的水質清污仍需數年。

  遠了說,如果沒有13日那場中石油吉化公司的大爆炸,沒有哈爾濱不得已而為之的大停水,冰城人的喝水問題也一直存在。在兩岸工業排放的重荷之下,松花江的污染已日積月累,這條江裡流淌的水早已不再清澈。

  對於這一點哈爾濱人早有准備,即使沒有這一次松花江苯污染,他們也早計劃好了放棄以松花江作為城市供水的水源。一條松花江水系,近年來越治越髒,原因是治理速度遠遠趕不上工業經濟發展的速度以及由此帶來的工業污染速度。

  盡管公論一致認為造成苯污染的化工企業難辭其咎,但我們還是要進一步追問:如果沒有惡性苯污染,如果沒有冰城停水事件,大大小小往松花江中排放污水的企業就沒有責任了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經濟越發展,企業的環保投入越要加大。化工廠爆炸,只是中國經濟高增長隱藏危險的集中釋放,對於企業而言,原有的安全生產概念和環保概念都應該有所改變,如果安全生產和環保責任意識不能及時提昇,將會有更多的安全和環保事故不斷發生。

  最直接的辦法是企業加大環保投入,把事後賠償花的錢花在事前防護上。中國企業必須執行更加嚴格的環保標准。因為如果安全生產標准和環保標准停留在原地不動,即使這個標准能夠得到有效執行,也難以避免環保事故數量的激增。

  不過,企業總是以盈利為根本目標的,要讓企業掏錢搞環保,就要想辦法讓企業真心實意、自覺自動地行動。政府部門作為公共產品提供者應當制定出更高的安全生產和環保標准,讓企業在高標准下不得不付出更多。

  這種政府強制執行的高標准將會加大企業的生產成本,增加了的生產成本又會影響到企業的利潤率和發展速度,當更多企業為環保提前支付成本時,經濟增長數據在短期內當然會有所回落。

  對於正行駛在經濟高速增長列車上的各地政府而言,經濟發展速度和環保責任是一對矛盾。因此,即使有了更加嚴格的環保標准,地方如何有效執行又是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惟一方案還是嚴厲懲罰,要讓出了環保事故的企業承擔更多更大的損失,讓他們感到事前加大企業環保投入纔是更加『經濟』的選擇。

  必須提高的環保投入,不僅是企業應當承擔的生產成本,還包含更多的意義。加大環保投入,應當是企業的社會責任,這種責任對於能源企業而言尤為重要。

  在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的企業公民責任理念中,第一是企業的經濟責任,第二就是企業的環境責任。埃克森美孚的環境責任目標,是『完全消除有環境影響的人員傷害事故、疾病和運營事故』。

  隨著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和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加強,可持續發展正在賦予企業競爭力一種新的內涵。石油企業殼牌的理解是:殼牌做任何事情都必須考慮如何在經濟、社會和環境影響之間取得平衡,在短期需要和長期需要之間取得平衡。短期的環保投入和遠景的可持續發展是有矛盾的,但是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這就是企業的藝術。

責任編輯:岳同明

【專題】團結一心 共渡難關——黑龍江從容應對水污染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