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日電 題:在構建和諧社會中保持先進性
積極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是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一項重大現實任務。這一任務的提出,極大地拓展了黨的先進性建設的空間,豐富了保持黨的先進性的內涵。就是說,目前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必須要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緊密地結合起來,把建設和諧社會作為保持黨的先進性的重要載體,在建設和諧社會的偉大實踐中保持黨的先進性。要實現這樣一個完美結合,廣大黨員,特別是黨的各級領導乾部要努力做到以下三點:
一、深化對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要性的認識
積極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其意義重大而深遠:首先,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是為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創造條件。黨中央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其價值目標是實現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統一,這充分體現了黨的以人為本的理念和執政為民的宗旨。其次,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是為鞏固和擴大黨的執政基礎而做出的必然選擇。對執政黨而言,沒有廣泛而堅實的社會基礎,就不可能有持久的執政地位,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則是鞏固和擴大黨的社會基礎的有效途徑,這會極大地增強廣大人民群眾對黨的執政地位的認同感。第三,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也是實現黨的歷史任務的必然要求。我們黨要在本世紀前20年,領導人民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全面小康社會,沒有穩定、有序、和諧的社會環境作為必要的保障絕對不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因此,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應該是每一個共產黨員義不容辭的神聖職責。
二、努力提高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
以推進和諧社會的建設來保持黨的先進性,必須要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踐中不斷提高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這種能力應包括:大力激發社會創造活力的本領、有效管理社會事務的本領、科學協調利益關系的本領、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本領、有力開展群眾工作的本領、切實維護社會穩定的本領。同時,更為重要的是,要能夠把這些體現能力的本領轉化為相應的制度機制,這就是:建立健全激發創造活力的機制,以充分調動各類人纔創造財富、發揮纔乾的積極性;完善利益協調機制,以有力化解各種利益矛盾;改革利益表達機制,以真正擴大群眾有序的政治參與;建立社會輿情匯集和分析機制,以切實疏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創新社會管理機制,以徹底消除和諧社會建設的瓶頸制約,等等。隨著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得到不斷提高,黨的先進性也會得到進一步的增強。
三、著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影響和諧社會建設的焦點問題
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最終要體現在最大程度地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上。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終極目標就是為了實現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因此,保持黨的先進性,必須要在建設和諧社會的實踐中,著力解決好一些影響社會和諧的焦點問題,如:收入差距過大、城鄉差別顯著、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問題,看病難、看病貴、上學難、上學貴的問題,以及在土地承包征用、城市拆遷補償、下崗失業職工安置、農民工權益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需要維護群眾利益的問題,等等。只有本著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努力維護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千方百計地改善群眾生活、增加群眾收入、擴大就業空間、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把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黨的先進性纔能得到實實在在的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