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日電 在哈市道外區十八道街竹林小區2號樓一戶極其普通的民宅內,住著一個市井『畫家』。就是這位以賣茶葉為生的『畫家』,用3年的時間磨礪出一幅令人嘆為觀止的《蒙娜麗莎》。這個畫家就是37歲的下崗工人由越。
在由越的家中,記者看到了這幅古典寫實派的《蒙娜麗莎》,其畫風與原作極為相似。在畫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絲制衣服上的褶皺,貴婦人光潔而富有彈性的皮膚。畫中的蒙娜麗莎帶著神秘的微笑,從任何角度都可以感受到她那迷人的目光。畫如人生,畫中融入了由越的坎坷人生的心路歷程。由越告訴記者,1995年下崗後,他開始制作牌匾。為使圖案更逼真,他常將實物拍下來,再仔細研究。在此過程中開始了油畫的創作,特別對達芬奇古典寫實的細膩手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開始試著去畫這幅世界名畫《蒙娜麗莎》,一畫就是3年。
由越說,這幅畫曾在一次畫展中展出,有人出資萬元購買此畫,但被他回絕了。
金錢對於他來說並不是最主要的,雖然他很需要錢。畫中融入了他20年的心血,他是用心來創作那幅《蒙娜麗莎》。由越的父親說,由越從小就表現出了極強的書畫天賦。細心的父親發現後,便將他送到道外區文化館辦的素描班學畫。由越說:『1988年,我成了哈爾濱港務局建築工程公司的一名工人。作畫的時間少了,但就是忘不了那紅黃藍白的顏料、盤子、椅子,悠揚的古箏樂依然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下崗後的由越開始了賣茶葉的生活。每天早上5點,他就推起滿載茶葉的三輪車來到早市。先品後買、薄利多銷、以和為貴是他的原則,因此,老顧客上門買茶也越來越多。
談起丈夫由越,『賢內助』郭佔敏講,從小她就羡慕那些會畫畫的人。也正是這一共同愛好讓他們走到了一起。用郭佔敏的話說,生活和藝術總有衝突的時候。由越的書畫工具很簡單,菜盤子翻過來就是調色板,椅子就是畫架,聽著《高山流水》的古箏曲做畫。一看到丈夫能開心地作畫,她也跟著開心。
20多年的生活帶給由越太多的坎坷,這樣的經歷使他更強烈地希望用筆將自己的人生表現出來。雖然生活拮據,但有了書畫的生活讓他感到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