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日電 光明網:『第一口水』,應該由誰先喝?
中石油吉化公司雙苯廠發生爆炸,污染松花江水質,給下游城市哈爾濱帶來嚴重的水危機。為了消除市民的疑慮,對百姓的健康負責,黑龍江省長張左己早在停水之前就向公眾承諾:『4天之後,第一口水我先喝。』27日18時,在哈爾濱市民龐玉成家中,黑龍江省省長張左己從容地舉起了溢滿清水的水杯,將哈爾濱恢復供水後的第一杯水一飲而盡,以『兌現』4天前『第一口水我先喝』的承諾。——(見11月28日《新華網》文章『黑龍江省長喝哈爾濱恢復供水後第一口水』)
作為一種誠信,作為政府對百姓健康的負責,黑龍江省長張左己的舉動,我們是舉雙手贊成的。而這樣的一種舉動,是在以『管網檢修』為由發布的停水公告,而引起百姓誤解而產生信任危機後,政府修正偏差重新『把踐行執政為民作為己任,一切為了人民的利益,一言一行都要對群眾負責』後,所采取的非常舉措。雖然有的人認為黑龍江省長張左己的舉動,是一種高官的『作秀』,透露著官本位『有比平民高貴的潛意識』。
在黑龍江省長張左己承諾喝哈爾濱恢復供水後的第一杯水的同時,我們還看到另一個承諾將喝哈爾濱恢復供水後的第一杯水的諾言,那就是負責松花江污水處理淨化研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圭白向記者表露的。作為專業的污水處理專家,作為在第一線統籌和負責松花江污水處理淨化研究的專業人士,相信李圭白院士的判斷有著更加的科學依據,而李圭白院士也就更可能,是哈爾濱恢復供水後喝第一杯水的人。
在科學和勇氣面前,我們到底該相信什麼?是高官尊貴的身份,還是嚴謹的測量數據?如此,我並不是想否定黑龍江省長張左己的舉動,畢竟『言必行、行必果』是我們每一個人做人的底線。我只是想說,在黑龍江省長張左己的勇氣背後,應該有著科學的數據支橕著,有著許許多多用科學的方法,為松花江污水處理淨化而努力工作的普通人。
在沒有科學的數據表明松花江受污染水源,已經得到徹底淨化處理的前提下,黑龍江省長張左己的舉動,就有著一種冒險和衝動的嫌疑,畢竟勇氣不能代表科學的正確判斷,而真正的為百姓健康負責,也只能依靠科學而不能依靠勇氣。到底是黑龍江省長張左己,還是具體負責污水淨化處理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圭白,先喝恢復供水後的第一口水,也就成了題外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