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四貼近四增強 大興安嶺紮實推進農村先進性教育活動
2005-12-02 15:07:25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2日電(記者高長利) 作為全省的試點,大興安嶺地區自啟動第三批(農村)先進性教育活動以來,從實際出發,堅持『四個貼近』,做到『四個增強』,紮實推進農村先進性教育活動。

  堅持貼近農村黨員實際,分類施教,增強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針對性。大興安嶺地區在組織農民學習過程中,針對不同類型黨員的實際,采取了集中領學、分散自學、上門送學、典型述學、電教輔學、活動促學、討論互學、結對助學、組織督學、幫輔引學的『十式學習法』,紮實推進了先進性教育活動。加格達奇區白樺村西紅柿種植大王老黨員侯典忠通過學習,思想境界得到進一步提昇。他已向有關單位申請,要在去世後將遺體無償捐獻給醫療科研機構,他說:『我是一名農民黨員,做不了什麼大事,把自己的遺體捐獻給社會,也實現了人生的最大價值』。

  堅持貼近農村發展實際,選准載體,增強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長效性。大興安嶺地區以『黨旗飄揚在村莊、黨員到頭奔小康』為第三批農村先進性教育主題實踐活動載體,全區各農村結合各自實際,紮實開展一系列內容生動、具有長效性的主題實踐活動。白樺鄉東山村是由原來的東溝和靠山兩個村合並而成,由於歷史原因,兩個村的村民時常發生矛盾。在教育過程中鄉裡開展了『黨員帶頭手牽手,齊心共建和諧村』主題實踐活動。活動的開展使廣大黨員意識到,團結、和諧是農村經濟發展的最根本因素。目前『大家有難大家幫,大家共把困難扛』的良好社會風氣正在形成;十八站鄉奮斗村黨支部以學榜樣、做表率、樹形象為載體,積極為村民聯系農產品銷路,使村裡的大豆賣了個好價錢。村民增收1萬多元,村支部的行動得到了村民的好評。

  堅持貼近農村生產實際,幫扶幫教,增強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實效性。大興安嶺地區開展了大規模的地、縣兩級聯動『二包一』、『全覆蓋』的包村活動,即地區每個機關和各縣區局都要包一個村。地委黨校投入資金1.2萬元為包扶村購買了村部房捨,購置了辦公桌椅和用品,解決了村支部辦公和活動場所。為村裡購買了喇叭分支遙控器,解決了通訊困難。地區醫院成立由主要領導帶隊的醫療小組,帶領醫務人員深入到包扶村義務為村民義診58人次,並免費贈送了部分常用藥品。

  堅持貼近農村生活實際,服務進村,增強先進性活動的實踐性。呼瑪縣、塔河縣、漠河縣和加格達奇區整合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組建了理論宣教、科技服務、文化宣傳、醫療義診、法律諮詢和扶貧解困等多支服務隊。服務隊員足跡遍布鄉村,帶動與促進農村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展。塔河縣文化宣傳隊以宣傳農民身邊典型祁月英等人的先進事跡,教育農民黨員;法律諮詢隊代理了塔河農民孫某與某村委會土地承包糾紛案,最後法院判決村委會將土地返還給孫某。孫某感激地說:『這塊土地包了四年,要了四年,沒想到先進性教育活動使我這麼快要回了耕地。』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