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東方第一哨』的風雨陽光
2005-12-02 13:47:28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2日電 題:『東方第一哨』的風雨陽光

  北緯48度15分42秒,東經134度40分32秒,祖國大陸的東極。在東極點上,有一個哨所——東方第一哨。在這個位於撫遠縣烏蘇鎮的哨所裡,有一群不畏嚴寒酷暑、不怕風吹雨打的『鋼鐵男兒』,他們是軍人,是肩扛鋼槍守衛邊疆的軍人。

  多少次烈日當頭、多少次狂風卷雪;多少次泥汗濕衣,多少次嚴寒徹骨;多少回思念故土淚濕枕衫。他們沒有絲毫的怨言、沒有絲毫的退縮,佇立在幾平方米的哨崗上,無怨無悔。

  他們是英雄,是東方第一哨的英雄,是祖國和平年代的英雄。11月初,『東方第一哨』進行全面翻建,在新的『東方第一哨』落成之時,本報記者再次走近這些和平年代的英雄們。

  雪夜奇遇

  今年冬天的第一場雪便將戰士們巡邏的路封上了。早飯後,集合哨准時響起,戰士們穿上羊皮大衣,挎上步槍,戴上大耳棉帽,准備出發。這一天的巡邏路線是黑瞎子島方向的8號棹(標)。

  大荒甸子上的草長得很旺,如果在夏天,只憑幾個人的腳板是踏不出專門的巡邏道路的,只有到了冬季,纔能走出一條雪道來,可是新雪蓋舊雪,道路還是不固定。

  哨長張志剛帶領6名哨兵走在最前面。頭上飄著雪,從大頭鞋底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多年來,在茫茫雪原中,只有這『咯吱咯吱』聲和狂風的呼嘯聲陪伴著他們。由於沒有明確的路標,大家盡量沿著江岸走,這樣不至於迷路。盡管如此,他們還是難免要走一些彎路,所以彎彎繞繞地到晌午纔到達目的地。

  在一處閑置的漁窩棚裡稍做修整,戰士們開始往回返。雪越下越大,隊頭看不見隊尾。這個時候很危險,因為一不留神就可能掉進雪窩子裡。為了安全起見,大家盡量繞開雪窩子走。沒想到左拐右轉、繞來繞去卻離松花江江岸越來越遠了。走了4個多小時,連個哨所的影子都沒看到。這個時候,大家都清楚地意識到:迷路了。

  天漸漸黑了下來,大雪仍然在下。戰士們真有點兒怕了,擔心自己會成為『雪線英雄』,因為戰士雪線犧牲的事跡報道對他們來說並不陌生。戰士孫躍建議用電臺和後方聯絡,請求救援。大家商量說這種方法行不通,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方位,而且大雪封道,沒有任何車輛可以開到這裡,他們只能自救。

  就在這個時候,多次面對生死考驗的哨長張志剛冷靜而堅定地說:『不到萬不得已,我們不能驚動後方,於班長在前,我斷後,子彈上膛,一直往前走,無論如何不能停下來,否則我們都會被凍僵,要堅信我們一定能戰勝困難!』

  巡邏隊伍繼續前進,突然,右前方的一個大雪坎子下面『噌』地躥出一個龐然大物。警覺中的戰士立馬把槍對准了它,班長於洪雷一聲斷喝:『別開槍!是大馬鹿。』

  馬鹿被驚得一回頭,向前躥了一段,放慢了腳步。也許是一種直覺,大家不自覺地跟上去。馬鹿跑跑停停,不時回頭看一看。大家心領神會地跟著它。一位戰士驚喜地說:『這只馬鹿好像在咱哨所附近出現過幾次,打漁的「三梁子」一直想「琢磨」它,那次要不是咱們戰士阻止,「三梁子」就逮住它了,這家伙是不是來報恩的?』

  這麼一說,大家心裡都有了一點兒安慰,步子跟得更緊了。

  不知走了多久,前方隱約出現哨塔的影子。沒有人做聲,因為大家怕不是真的。直到哨所的輪廓完全顯現在眼前,他們纔知道,自己真的活著回來了。

  三推婚期

  第十八任哨長李軍和愛人顧立偉的婚禮是在哨所舉行的。

  去年7月27日,顧立偉專程從千裡之外的老家趕來和李軍結婚。

  伴郎是哨所的一名戰士,伴娘是鎮上的一位漁家女孩兒。

  沒有鼓樂笙歌,沒有彩旗花車,他們卻擁有了一個最令人難忘的婚禮。

  李軍和立偉是中學的同班同學。高中畢業後,顧立偉考上了省內的一所大學,李軍則應征入伍,來到邊陲前哨當一名哨兵,兩年後考取軍校。

  去年年初,二人許下終身,並將婚期定在國慶節。

  結婚報告批下來的時候,團裡下達了接兵任務。作為接兵的人選,李軍帶著組織的信任南下江蘇。

  臨出發前,李軍給顧立偉打了一個電話,聽筒那邊,她說:『好事不怕晚,那就將婚期訂在元旦吧。』

  元旦前夕,李軍又在教導隊訓練新兵,抽不出時間結婚,他只好再給立偉打了一個推遲電話,立偉照樣沒有說什麼。

  今天3月1日,李軍被調到『東方第一哨』任哨長。

  『五一』前夕,他再次硬著頭皮給立偉打了第三個推遲電話,婚期定在『八一』前後。聽筒那邊,立偉沈默了一會兒之後輕聲說:『希望下次不要再變了。』

  這一次,李軍和顧立偉的婚禮終於如約舉行。二人商定,就在哨所完成他們的終身大事。

  7月26日,顧立偉從老家遼寧趕來。

  大家列隊,唱著《我把太陽迎進祖國》,歡迎這位遠方的特殊客人。

  結婚這天早晨,顧立偉和戰士們一起參加了昇國旗儀式。

  當看到鮮紅耀眼的五星紅旗同噴薄而出的太陽一同昇起的時候,顧立偉忍不住留下了淚水。

  『東極』記事

  11月初,『東方第一哨』新址建成,佳木斯軍分區政治部乾事林向陽隨軍區領導來到『東方第一哨』,並寫了幾篇日記,摘錄如下。

  11月2日:我陪小兵站崗

  今天大風,我陪小兵站崗。小兵叫胡雪峰,是一名新兵,雖說已年滿18歲,說起話來奶聲奶氣的,深得官兵們的憐愛。

  因為今天風大,老兵們都爭著替他站崗,他堅決不肯,於是我便跟他登上了哨塔。

  塔樓裡除了『呼呼』的哨響,再聽不到其他聲音。哨塔搖搖晃晃,人在其中如站在水中的搖船上一般。小兵的腿有些發抖。

  我說小胡你下去,我替你站完這一班崗。小兵這回卻理直氣壯地說:『如果連這都做不了,我怎麼能算是「東方第一哨」的哨兵呢?』他還用他們指導員趙志勇的話給我吃『定心丸』:『晃牆不倒,倒牆不晃,林乾事你不用擔心,這大架子結實著呢!』

  正說著,氣象觀測員劉世洋來報:現在的風力雖然很大,但站哨不會有危險,小兵抿嘴一樂:『我說沒事兒吧。』

  11月3日:遠方來客

  從遠處開來一輛小轎車,下來一名穿著時尚的中年婦女,一看就知道是來旅游觀光的。

  戰士禮貌地接待了這位名叫楊光珠的上海游客,並把哨所的光榮史向她一一作了介紹。辭行的時候,她不慎將一只耳環掉落。因地上積雪未消,找了半天也沒找到。

  戰士們紛紛趕來,排成一排在雪地上摸索著,直到幫她找到了那只耳環。楊光珠非要給官兵們留點兒紀念品。哨長說:『那您就給我們留一句話作為紀念吧。』楊女士在哨所的留言簿上寫道:『東方第一哨,不虛此行。』

  11月4日:感受英雄

  我也是軍人,我也會為保衛祖國獻青春、灑熱血,但,我更加敬佩『東方第一哨』的軍人,他們是真正的英雄。感謝他們,是他們讓我見到了真正的英雄。

  作者:張輝 來源:三江晚報 編輯:房春榮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