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市場報:張左己 群眾喜歡的『秀』省長
2005-12-03 12:06:54 來源:人民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3日電 12月2日出版的市場報刊發了題為《張左己 群眾喜歡的『秀』省長》的報道,並配發了編者按,全文如下:

  編者按:11月27日21點40分,黑龍江龍煤集團七臺河分公司東風煤礦發生爆炸事故,220人被困井下。作為省長的張左己連夜召開緊急會議作出部署,並帶領有關部門負責人趕赴現場。這對張左己來說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位勇於承擔責任的省長剛剛在哈爾濱停水危機中表態『四天後,第一口水我先喝』,又遇上了新的關乎生命的棘手難題。人們還沒有忘記,上一次突發性災難,是在這個夏天,黑龍江洪災時,面對百餘名遇難孩子,他痛心地表示:『我作為省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請求中央給我處分』。就算張左己這一次次的負責表態如同有人所說的是『火線作秀』,人民群眾還是需要更多這樣會『秀』的官員。

  十分難過自請處罰

  2005年6月10日下午發生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地區寧安市沙蘭鄉長安小學的洪災,造成百餘人死亡,其中絕大多數是學生。

  一位記者描述了當時的情景:我寫這件事的時候,還覺得脈搏怦怦跳動;即使我活到十萬歲,這些情景也一直歷歷在目。洪水過後,沙蘭鎮中心小學一年級教室,洪水在原本雪白的牆壁上留下了淡褐色的薄霧般水痕,而人手滑過的地方,則留下了赭紅的淤泥痕跡。是手印!有大有小。他們的主人是1年級的孩童和參與救援的家長、村民。這些手印在向人們回放著不久前洪水中一場生死的掙紮。

  2005年6月12日上午,黑龍江省寧安市沙蘭鎮鎮政府的一處會議室,氣氛凝重。這裡正在舉行洪水發生兩天後的第一次受災情況匯報會。當天剛剛從北京趕到現場的國務委員陳至立首先說了話:孩子是國家的,跟我們自己的一樣,我們一樣非常地悲痛。此刻,每一位在座的領導都陰沈著臉,包括黑龍江省省長張左己在內。

  緊接著,張左己第二個發了言,看到這麼多孩子在洪水中遇難,十分難過,我作為省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請求中央給我處分。這是他說的第一句話。

  一石激起千層浪。省長的這一表態透過網絡迅速傳播,並引起強烈回應,一場關於官員責任意識的大討論由此發軔。有些人對此表示了肯定和支持,甚至還有人稱他的主動請罰是中國政治文明悄悄進步的一個信號,但也有不少人指責張不過是『火線作秀』。

  如果不是這場突如其來的洪水,如果不是被洪水奪去的人命如此之多,張左己這個名字或許不會如此密集地被人提起。從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部長到黑龍江省省長,雖然官至部級,但張左己出現在人們目光焦點中的頻率並不那麼高。

  從部長到省長不斷面臨考驗

  這不是張左己遭遇的第一起突發性災難。從2003年4月出任黑龍江省省長以來,短短兩年間,這位出生於黑龍江的省長已經歷了多起類似事件,2004年在雞西就有兩次礦難和一次驚動中央的拖欠民工工資案。

  一個省長竟然拿一個雞西市長毫無辦法!事後,有人提出了這樣的質疑,矛頭直指張左己本人。如果說在此事件發生後,黑龍江省吸取了什麼教訓,唯一有跡可尋的是,當年8月6日下午,張左己主持召開的省政府第14次常務會議上,討論通過了《黑龍江省農民工工資保障規定(草案)》。

  有人說,從那時的被動到現在的主動請罰,張左己的表現可以說是個大幅度跨越。

  張左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媒體鮮有報道。在他被任命為黑龍江省代理省長後,2003年4月10日發布的《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公報》對張左己做了如下評價:工作思路清楚,組織領導能力強,善於協調各方面關系。思想解放,文字能力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較強,有改革創新精神,能夠較快打開工作局面。工作雷厲風行,狠抓落實。

  這一點從張左己後來的講話中也可以看出一點端倪。在一次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座談會上,他當時說:要逢山開道,遇水搭橋,拿出愈挫愈奮的精神來推動改革的前進。

  調到黑龍江之前,張左己做了五年的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他也是該部組建之後的第一任部長。《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公報》對他的這段經歷有這樣一段描述:新部組建不久,根據中央要求,確定了突出下崗職工再就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醫療保險制度改革三個重點,落實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兩個確保』,實現社會保險統一管理的工作思路。

  2002年9月,中共十六大前夕,在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成就報告會上,張左己高興地說,我國就業和社會保障改革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

  在次年的一次記者會上,很多人還看到了張左己機智的一面。在回答日本共同社記者有關一件群體事件與下崗工人增多和社會貧富差距拉大是否有關系時,張左己表示,轉軌中出現過激行為並不奇怪,社會保障和再就業是治本之策。機智而不回避問題的態度令人稱好。

  要為人民承擔責任

  11月22日開始,哈爾濱停水四天。這是為防止中石油吉化公司雙苯廠爆炸可能造成的松花江水體污染而采取的應急措施。這次松花江污染事件,事發之緊急、影響之廣泛是前所未聞的。污水包圍哈爾濱,張左己的承諾給這個城市打了氣,張左己鄭重宣布:『我們一定要在四天恢復正常的安全供水。』並表態說『四天後,第一口水我先喝』。

  張左己說:『一省之長要勇於承擔責任。幾百萬人口的大城市面臨嚴重的水源污染是前所未有的。作出一個停水四天的決定,雖然只是幾分鍾的事情,但感受到的壓力是十分巨大的。停,如果污染沒有預料的那麼重,造成的經濟損失和社會混亂如何承擔?不停,如果真的使群眾喝了毒水,這個責任又怎樣承擔?但是一個領導者決不能患得患失、優柔寡斷,特別是不能考慮個人的榮辱,要為人民承擔責任的時候必須承擔。』

  『一旦群眾了解了真相,認為政府是正確的,就能支持你,就能與政府一道,共同戰勝困難。』張左己感慨地說,群眾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對我們戰勝這次突發的水污染事件十分重要。政府特別是我個人對此都非常感動和感謝。事件發生之初,確實出現了群眾恐慌和懷疑,一個原因是我們以『管網檢修』為由發布的停水公告,對此我們是頗費斟酌。不到10個小時,我們就糾正了這個『善意的謊言』,向群眾公布了真相,得到了群眾的諒解。只要政府與人民站在一起,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11日27日18時開始,已停止供水四天的哈爾濱市供水廠陸續恢復生產運行並實行供水。11月27日,張左己率領省內各職能部門負責人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十家新聞媒體記者,來到哈爾濱市道裡區新陽路75歲的退休老乾部龐玉成家裡,共同等待松花江水的到來。張左己要兌現三天前對市民的承諾,喝下哈爾濱恢復供水後的第一口水。

  晚上6時許,恢復供水後的第一壺水燒開了,雖然水有些燙,但省長張左己率先端起冒著熱氣的杯子,在一片耀眼的閃光燈和熱情的掌聲中一連喝了好幾口水。龐玉成老人和在座的各部門領導也紛紛端起杯子,大家以水代酒,相互碰杯喝水,共同慶賀這一激動的時刻。

  『我是省長,也是黑龍江的百姓,是哈爾濱的市民。在突發事件面前,領導更要臨危在前,居安在後。』張左己說,我在網上看到有的網民認為這是高官『作秀』,說『有比平民高貴的潛意識』。其實我要表達這樣三個信息:一是政府的莊嚴承諾。四天為限,恢復供水,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履行諾言。二是讓群眾放心,消除疑慮。三是與群眾同甘共苦。

  對於此次停水事件,張左己說,我們經歷了一個突發事件,不能白白過去,要舉一反三,要吸取教訓。『在現代信息社會,過去信息自上而下傳統的傳遞方式已被打破,普通民眾往往可以同領導者一起獲取信息,甚至比領導者更早。他們有時不滿足於結果,而且還越來越多地關注細節和過程,表現了強烈的參與欲望。在突發性事件面前,領導者的決策,往往要在情急之中和眾目睽睽之下進行。政府主要領導必須在第一時間對事件的性質、危害做出判斷,並且迅速拿出應對的辦法來穩定人心。每一項決策,都必須對群眾公開,對新聞界公開。』

  纔領會到水重要性的張左己,又要面對煤礦爆炸的危機,這次的他又會怎樣信服於民呢?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