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4日電 作為幾乎與這個城市同齡的百年公園,兆麟公園陪伴幾代哈爾濱人度過了純真的童年、火紅的青年和充實的晚年生活,在人們的心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特別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兆麟公園可以說是全市的休閑、觀賞、娛樂文化中心,每到夏天,老百姓們都會在吃過晚飯後,從四面八方湧到這裡,看戲、聽歌,參加各種文化活動,那時,全市大部分的文體活動都是在這裡開展的。作為一個綜合性的公園,除了展出動物,公園還設了魚、鳥、花卉室,室內培植了種類繁多的南方花卉和各種熱帶禽鳥,建了金魚池,並設海豹噴泉和彩燈,成了人們怡情養性、增長知識的好地方。
兆麟公園北門附近的木質音樂臺堪稱哈爾濱社會文化生活的中心舞臺。從哈爾濱解放那年起,幾乎每年的『五一』、中秋等重大節假日,這個舞臺上都有來自全市各個單位的文藝團體為大家表演節目。而作為哈爾濱市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很多中小學校的入隊、入團儀式也都選擇在這裡舉行。每年清明節,來祭掃李兆麟將軍的機關團體、學校和個人絡繹不絕。
據兆麟公園的老職工左學仁回憶說,幾十年來,兆麟公園始終配合形勢舉辦各種活動,充分發揮其社會主義教育文化陣地作用。1958年,配合學習蘇廣銘,兆麟公園舉辦了大規模的『全市大搞技術革命、文化活動游園大會』,為人們提供一個技術交流的平臺。全市各單位、各區都設立了展位,有點像今日的哈洽會雛形。這次大會在全市影響深遠,人們參展的熱情極高,連整個森林街、兆麟校都設滿了展位。
1963年,正值國家處於暫時的經濟困難、人心不振時期。為了活躍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當時的市領導任仲夷、呂其恩向兆麟公園提出了把冰燈引入兆麟公園、並加以藝術化的建議。兆麟公園的工作人員夜以繼日地研究,做模具,終於在正月十五那天組織起哈爾濱首屆冰燈游園會,展出用水桶、五星、和平鴿等簡單模具凍制的冰燈上千盞,或掛在樹上,或擺在小河上。首屆冰燈雖然造型簡單,品種單一,光源落後,但卻是中國大地上第一個有組織的大規模的冰燈游園會。它不僅讓原來只在春夏季熱鬧的兆麟公園在冬日裡引來了游客,改變了其半年閑的狀況,更激發了哈爾濱人對生活的熱愛。首屆冰燈游園會開幕僅僅兩個小時,就有20多萬市民前來參觀,甚至有盲人前來摸燈『觀看』。當時,全國『三北』地區的城市都來參觀學習,游人多的時候,兆麟公園在鐵柵欄縫裡開闢了30多個售票窗口。
兆麟公園是哈爾濱冰燈藝術的發源地,可以說,哈爾濱冰燈幾十年發展歷程中的每一項新設計出臺、每一個新品種增加、每一種新光源引進,都離不開兆麟公園。哈爾濱的冰雪旅游發展到今天,兆麟公園功不可沒。雖然近年來隨著市民文化生活的日益豐富多彩,兆麟公園漸漸失去了其市民休閑娛樂中心的地位,但它在老百姓的心中卻是永遠的舞臺,永恆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