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熱心市民無償授徒遭遇冷場
2005-12-04 07:46:34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徐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4日電 一個月前,報紙上刊登了一則廣告:家住道外區的徐女士義務傳授外地打工青年復印、打字、攝影、辦公設備維修等技術,包吃包住,學成後安排工作,有意者請與徐女士聯系……日前,記者與這位好心人徐瑞璇取得了聯系,她寒心地說,沒想到這項服務社會的舉動會受冷遇,學藝的人寥寥無幾。

  打工者的電話促生愛心

  年初,徐瑞璇就有免費招收『徒弟』的想法了,這還要從她經營的話吧說起。幾年前,徐瑞璇開了一家店,店內經營復印、攝影、打字、話吧等服務項目,很多外地打工者都到徐瑞璇的話吧打電話,其中大多數是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徐瑞璇經常聽他們向家人哭訴在外面生存的艱辛,不是老板克扣他們工資,就是找不到工作、沒有地方安身等悲慘狀況。

  一天,一名18歲的男孩來到徐瑞璇的話吧打長途電話,他可憐巴巴地說,他身無分文,只有一部已經欠費的手機,他准備打電話向朋友求救,電話費先用手機頂賬,等他有了錢再來贖,說完,他就迫不及待地抓起電話。徐瑞璇在旁邊聽著男孩的談話,他讓朋友在他的手機卡裡存10元錢,等有錢了再還給他。男孩走的時候,把手機給了徐瑞璇頂了僅為1.6元的通話費。幾天後,這個男孩又來打電話,這回他把行李押在了徐瑞璇的店裡。

  這件事給徐瑞璇帶來很大的震撼。那天晚上,她失眠了,腦海中不斷浮現這些孩子辛苦工作的情景。他們年紀輕輕地就離開家,來到陌生的城市謀生,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們,沒有賺錢的手藝,只能靠出賣苦力養活自己,遇到老板拖欠工資,他們都沒有能力討要。這些孩子將來怎麼辦呢?她要幫助這些孩子走出困境。她想,丈夫是辦公設備維修工程師,有一手絕活,可以傳授給男孩,自己就教女孩學復印、攝影、打字。家裡正好還空著一套房子,可以用來當集體宿捨,再准備一些柴米油鹽,孩子們的吃住問題全部解決了。等他們學有所成之後,她可以通過朋友幫他們找工作。

  她的這個美好構想得到丈夫的大力稱贊,丈夫鼓勵她說,只要有利於社會的事情,他全力支持。第二天,他們一起刊登了那則義務傳教的廣告。

  『無情』學生重傷老師心

  廣告登出後,徐瑞璇哪也不敢去,整天待在家等電話。可是一連過了好多天,電話諮詢的人不到10個,而且多數是家長來諮詢的。

  徐瑞璇說,曾經有一位母親替兒子慶慶諮詢。慶慶初中畢業後就去網吧做游戲代練員,老板答應他,每月的工資為800元。可是當慶慶差幾天滿一個月時,被老板無故開除了,不僅一分錢也沒拿到,視力還急劇下降。那位母親想讓慶慶學點能養活自己的真本事,就找到徐瑞璇幫忙。

  慶慶來到徐瑞璇的店裡,最初他還能跟著徐瑞璇的丈夫學維修,沒過兩天,他就開始心不在焉,偷著去上網打游戲,最後發展到『逃課』。在徐瑞璇一番語重心長的勸說下,慶慶同意不逃課乖乖地在店裡學習。可是不出三天,慶慶又去上網,這次徐瑞璇傷透了心。兩天後,那位母親打來電話道歉說,慶慶不習慣受約束的生活,所以不能到店裡學習了,辜負了她的一片心意……徐瑞璇吃驚地握著電話,她想不明白,自己這麼煞費苦心地教慶慶學知識,耐心說教,不圖回報,他為什麼不理解呢?

  慶慶走後,徐瑞璇的店裡接連來了4個十幾歲的孩子,但是他們的學習態度和慶慶一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最後,他們都說自己學不了這些手藝,不是學習的料,還是當端盤子服務員的工作比較適合他們,雖然條件艱苦,但是每月多少能賺點錢。當徐瑞璇問他們,是否能當一輩子服務員時,他們茫然地說:過一天算一天,到城市打工的目的就是賺錢,現在只能趁著年輕多賺點錢,沒想以後!

  別讓愛心陷入尷尬

  孩子們這番幼稚的話讓徐瑞璇的心涼了,一個月前的雄心壯志被他們的冷漠打得粉碎,她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也許這些孩子根本不需要這樣的幫助。一個月的教育工作讓徐瑞璇疲憊不堪,在這幾個孩子身上,徐瑞璇看到了社會惡習,打仗斗毆、滿嘴髒話、抽煙喝酒。徐瑞璇說,他們長時間與復雜人群接觸,纔會沾染上不良習慣的,他們對生活十分悲觀,認為只有『錢』纔是人生的追求。所以,徐瑞璇教他們學知識的同時,還要教他們如何做人。她不圖孩子們感恩,也不圖他們的報答,只希望他們能更好地生活。

  徐瑞璇艱苦的付出不僅沒能改變『學生』的人生觀,還得不到他們的認可,她開始打退堂鼓了。

  這時,父親鼓勵她,這是服務社會的義舉,應該堅持。萬事開頭難,只要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刻,以後就會一帆風順。一定會有孩子需要這樣的幫助,可能是時間太短,關注的人不多。孩子們還小,沒有形成完整的人生觀,沒有正確的引導難免染上惡習,這時更需要他人的幫助。父親的一席話堅定了徐瑞璇的信念,她決定將這條坎坷之路走到底。

  一面是熱情似火,一面是冷若冰霜,這種尷尬讓人們對那些孩子既同情又痛心。那麼這種尷尬是誰造成的呢?哈爾濱商業大學社科部的裴桂清教授認為,這些孩子只有十幾歲,他們文化知識淺薄、缺少人生閱歷,導致他們目光短淺,只關注眼前利益,不思進取。在他們沒有辨別是非能力的時候進入了復雜的社會,過早地看到人情冷暖,這對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造成阻礙,形成『金錢至上』觀。這些孩子深感徐瑞璇的做法不能讓他們短期『致富』,所以纔會拒絕她的幫助。如果社會能多關注這個特殊群體,多給他們一點愛心,多給他們創造學習的機會,給他們營造一個友善的環境,徐瑞璇的愛心就不會陷入這種尷尬境地。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