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同江:富餘勞力走出黑土地
2005-12-06 14:40:59 來源:東北網—佳木斯日報  作者:高鐵耕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6日電 同江市把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作為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戰略措施,充分發揮資源、口岸、民族、生態四大優勢,不斷擴寬就業渠道,實現了農村勞動力轉移的跨越式發展。今年以來,這個市共轉移農村勞動力5000餘人,勞務收入達到2500餘萬元。

  為了改變農民們『守土置家』的傳統觀念,他們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進行相關內容宣傳報道。市電視臺開闢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典型事例專題節目,在每周日的黃金時間播放。同時,加強了對《同江市關於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若乾意見》的宣傳和招工信息的發布,圍繞農民工培訓、進城落戶、子女就學以及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等問題為農民答疑解惑。

  在實際工作中,這個市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列為專項推進工作之一,建立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領導組織機構,市、鄉、村三級建立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辦公室,把農民轉移就業率作為各級黨委、政府業績和乾部業績的主要考核指標,實行目標化管理,層層簽訂責任狀,分解指標,落實責任。

  針對部分農民缺少技能的實際情況,他們建立起以市職教中心為主體,以農廣校和農村中心中學及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實行定向、定崗培訓,提高了農村勞動力素質和市場競爭力。同時發揮市場優勢,打造『打工經濟』品牌,強化勞務輸出,把開發國內外大中城市勞務市場作為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主攻方向,不斷做大做強勞務輸出經濟。依托親朋好友和『能人』帶動的優勢,政府出面牽線搭橋,在國內一些城市闢建勞務輸出基地,與上海佳宇貨運公司、北京市朝陽保安公司等單位建立了定向合作關系,促進勞動力轉移。充分發揮駐外辦事機構作用,擴大市場領域,不斷拓寬農民工就業渠道。

  大力發展對俄勞務輸出市場,是這個市在勞動力轉移工作中打出的『王牌』。目前,他們在俄合作項目達到16個,在哈巴羅夫斯克、比羅比詹等城市做服裝、建材、日用品、果蔬等生意的人員達1700餘人。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