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6日電 不甘心:得病的為什麼偏偏是我?不放心:背著20多萬元債務,父母怎麼過?
他是一個年僅22歲的黑龍江省佳木斯籍的小伙子,4年前來北京上學、工作,立志成就一番事業。
今年5月,他被診斷出患有白血病,11月25日病逝。剛剛工作了一年的他,還沒來得及好好為父母盡孝便撒手人寰,而他的父母,要面對的是孤苦的後半生以及為兒子治病欠下的20多萬元的債務。
顧欣的好朋友潘磊說,顧欣去世時,心裡有一個不甘心和一個不放心。
不甘心的是為什麼命運偏偏把病魔降臨在自己身上,無論他多麼堅強,還是無法戰勝它;不放心就是自己的父母,顧欣曾經答應父母在5年內買車買房,把父母接到北京住,但是這些諾言他都沒能兌現,更無法想像背著20多萬債務的父母如何度過以後的日子。
『爸爸、媽媽,謝謝你們!』
顧欣的父親顧勝舉說,兒子臨走前一直瞪著眼睛,緊攥著拳頭,蹬著腳,撕心裂肺地喊著:『爸爸媽媽,謝謝你們!下輩子我給你們當爸媽,把你們的愛都還給你們!』他直到咽氣,眼睛始終沒閉上。當時的病房裡已經哭聲一片,為顧欣痛哭的包括和他相處了半年的醫生和護士,同病房的兩個同病相憐的70多歲的老爺爺。
按照顧欣家鄉的風俗,沒有成家的人去世之後不能入土,顧勝舉決定把孩子的骨灰撒在郊外。顧欣的朋友們死抱著放有他骨灰的袋子,撫摸著沒有火化透的骨頭不肯放手。
『骨髓移植?想都沒敢想。』
在位於北京和平裡的一棟居民樓裡,記者見到了顧欣的父親顧勝舉和關照了他4年多的朋友潘磊。
在潘磊眼裡,比自己小七八歲的顧欣是個有抱負、有主見的小伙子。學計算機專業的他一心投入到工作強度極大的銷售行業,『我不怕累,趁年輕多鍛煉鍛煉自己。』一年前,顧欣這樣對潘磊說。
今年5月8日,顧欣鼻子流血不止,被診斷出患有白血病。他已經住進中日友好醫院,給家裡打電話卻只字未提自己的病情多麼嚴重。
患病期間,顧欣比父母和朋友都了解病情的發展。顧欣的父母是農場的下崗職工,在佳木斯的生活靠的是開廢品收購站的收入。為了省錢,顧欣根本沒有考慮做移植手術,他選擇了保守治療,用父親的話說:『骨髓移植手術?我們連想都沒敢想。』即便這樣,為期半年的化療還是花進去30萬。
『我想給爸媽寫50封信,我死之後,他們每年看一封,讓我的信陪著他們一直活到100歲。』
顧欣寫東西的靈感最初來源於自己的偶像——羽·泉組合送給他的一個筆記本。11月4日,羽·泉到醫院看望他時曾送給他一個筆記本,讓他『把自己的快樂記錄下來』,顧欣因此滿心歡喜地計劃著要寫點兒東西,但是急轉直下的病情剝奪了顧欣記錄快樂的權利。11月14日,顧欣的癌細胞數量陡然上昇,他對潘磊說:『高興的事我真的寫不出來了……我想,不如給我爸媽寫50封信,我死之後,他們每年看一封,讓我的信陪著他們一直活到100歲。』可是無情的病魔再次把顧欣的心願扼殺了。轉天他就陷入了40度的高燒狀態。
11月24日,顧欣去世的前一天。他每一次呼吸都是費力的喘息,每說一個字都是竭力的嘶喊。可就是這樣,他還是拽下氧氣面罩,把父母趕出病房,將自己不甘心、不放心的事都交代給潘磊。11月25日,潘磊把顧欣的話整理成文字,送到顧欣曾經工作過的搜房網站。3個多小時之後,顧欣離開人世。
顧欣絕筆自11月25日發表在網上,至今僅僅10天。
目前,在搜房網某小區業主論壇上,關於顧欣的3個帖子總瀏覽量已經達到7.5萬人(次)。文章發表後第二天,一位來自沈陽市的女士匯來捐款1000元。至今已經有幾十人打來電話慰問,顧欣原先工作過的單位捐款近兩萬元。
『這個兒子養得值』
顧勝舉開始並不知道這封絕筆的存在。潘磊把網上的事跟顧勝舉說了,老父親看到這封信,感慨地說了一句:『臨死還想著父母,我這個兒子養得值……』
和大多數平凡的家庭一樣,顧勝舉、顧欣這對倔強的父子之間有『代溝』。11月初,顧欣一家三口和幾個朋友出去吃飯,僅僅是因為顧勝舉要用桌上的辣椒油拌拌涼菜,爺兒倆還鬧了場不痛快。
顧勝舉如今再說起兒子,話語中充滿著愛憐和欣賞:『我沒想到他這麼有人緣,他品質上有好多發光的地方,陽光善良,那麼多人喜歡他,他是我們的驕傲。』
顧欣絕筆片斷 我不捨得就這麼離開
提筆開始寫字的時候,我知道,我的時光無多。我想通了生死,所以我不遺憾。只是感恩於父母,沒有了我,他們該怎麼繼續活下去。
父母為了我辛苦了一輩子,我不捨得就這麼離開,我還要為他們盡孝道,我還要贍養他們。這樣的思緒一直在腦海裡掙紮,甚至在夢裡。
誰來幫幫我的父母,讓他們能無牽無掛地活著。房子沒了,他們該住哪兒?難道要行乞、撿破爛、露宿街頭嗎?此時此刻,我不求我能活著,雖然我知道沒有了我,父親和母親不會真正開心地生活,但我只是希望父母能健康無懮地終老,我會在我走的時候對他們說,讓他們好好地活下去,能在每一年我忌日的那天來看看『我』。
社會關注白血病 何時不再是幸福家庭殺手
類似的悲劇曾經上演過,現在依然在繼續。對於白血病家庭這個群體來說,社會公益慈善捐助目前也只是杯水車薪,難以成為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只有政府、民間機構以及個人竭盡所能地為他們提供幫助,建立更加有效的機制,纔能為白血病家庭橕起一片藍天,讓悲劇不再上演,白血病不再成為毀滅家庭幸福的罪惡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