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7日電 截至目前,讓區改良草原42萬畝,昔日不產草的荒野,變成了水草豐美的草原,產出優良牧草6.5萬噸,價值人民幣2300多萬元。
在讓區星火牧場,一堆堆的乾草映入眼簾。承包人周雲峰笑著告訴記者,『通過草原改良和禁牧,今年的牧草產量每畝達到100多公斤。』
讓胡路區有草原76.6萬畝,有的草場由於長時間放牧,草原日益惡化。為改變這種現狀,讓胡路區相繼實施了紅驥牧場萬畝草原改良項目、菁菁草場萬畝改良項目、喇嘛甸油田植被恢復項目、大慶油田及周邊地質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項目等,並采取人工種草,圍欄封育、補播、施肥的措施,加快了草原改良的建設步伐。
讓區對草原全部實行承包管理,同時投入60餘臺巡邏車加大對草原的管護力度,禁止在草原挖藥、取土。
讓區農林局草原站徐艷萍告訴記者:『今年,牧草喜獲豐收,全區共產牧草6.5萬噸,總產量比去年翻了一翻,這些牧草能賣2300萬元。今後,我們還要把草原禁牧和改良工作推進下去,為畜牧業發展提供充足的飼草。』
責任編輯:朱丹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