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2月8日電 記者7日從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醫院獲悉,『試管嬰兒』在哈爾濱市首次獲准臨床後,連日來到生殖醫學中心諮詢的夫婦日平均達20多對,已有4位婦女成功受孕,其中一位還喜結雙胞胎。據專家透露,符合生『試管嬰兒』條件的個人,一家也最多只能生雙胞胎;接觸放射性物質及高危職業人群等可以提前進行『精子保險』。
『精子保險』惠及特殊人
據市紅十字中心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黑龍江省輔助生殖技術專家趙錦生教授介紹,我國各省市基本上都有不同數量的生殖中心,但國家對人類精子庫的審批非常嚴格,全國目前僅有幾個。原因是精子庫涉及供精,如果在指征上把握不嚴格,容易產生倫理等方面的負面影響,包括對子代的影響。目前該生殖醫學中心只開展夫精人工授精及夫精『試管嬰兒』,明年在適當時機將向衛生部申請開展供精人工授精。
據了解,雖然不做供精,但哈爾濱市輔助生殖專家給特殊人群提供了一項名為『精子保險』的技術,一些特殊工種的男性如接觸放射線物質者、煤礦工人,高危職業人群,放化療治療前的腫瘤病人等,可以做精子保存,以備今後輔助生殖之用。
『試管嬰兒』技術規范
據了解,我國目前對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進行了規范,其中對促排卵的應用、移植胚胎數等技術細節都有嚴格規定。
趙主任介紹,在輔助生殖技術操作過程中,醫生會使用一種促排卵藥物,學名為『果那酚』,女方排卵數多者可達20個左右,即使是45歲左右的婦女也可排卵2—3個。『試管嬰兒』的產生,是在獲得一定數量的卵子後,將其在體外進行短期培養,然後將經過處理的夫精和卵子在實驗室內模擬的『自然環境』中完成受精過程。實驗室培養期一般為三天,根據胚胎發育情況適時移植到子宮中。
國家規定:每周期移植的胚胎總數不得超過3個,其中35歲以下婦女第一次助孕周期移植胚胎不得越過2個,剩餘胚胎冷凍保存。如果移植的3個胚胎都成活了,則要實施減胎術。這意味著,即使是『試管嬰兒』最多也只能生雙胞胎。
母親身份不得濫用
據了解,國家目前對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適應癥也有嚴格的界定,以防止濫用。據介紹,適應癥為各種原因所導致的不孕家庭,禁止給不符合國家和人口計劃生育法規、條例的夫婦和單身婦女實施輔助生殖技術。
國家規定,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的適應癥為:女方多種因素導致的配子運輸障礙、排卵障礙、子宮內膜異位癥,男方少、弱精子癥,不明原因的不育,免疫性不孕等,而第二代『試管嬰兒』技術的適應癥則為:嚴重的少、弱、畸精癥,體外受精失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