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大雪』時節話清雪
2005-12-08 14:29:34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8日題:『大雪』時節話清雪

  又是一年降雪時。

  在這水瘦山寒的時節,紛紛揚揚的雪花在給牡丹江的山野、田園帶來靈動和韻味時,也給城市交通、市民出行帶來不便。

  還記得10年前,全市人民『以雪為令』的場景嗎?那時,人們不僅要『自掃門前雪』,而且還要兼顧『別人瓦上霜』——市區因沒有單位而不能實行『門前三包』的路段、住宅區邊上路段全都是義務清雪大軍,穿軍裝的戰士揮鍬掄鏟、你追我趕,工人師傅幾人一組、喊著號子推著推雪板一路小跑,機關乾部掄鍬裝車、乾得滿頭大汗……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市的道路越修越多、越拓越寬,5年前我市主次乾道只有20幾條30萬平方米,現在我市已擁有主次乾道78條300萬平方米;加上企業改制等因素,我市清運冰雪可利用的人力資源不斷縮減,義務清雪已難以保障城市交通順暢和市民生產、生活正常進行。

  2003年,為保證清運冰雪這項民心工程順利實施,借鑒外地經驗,我市決定義務清雪和專業化清雪相結合,在清運冰雪機械化程度不高、專業隊伍較少、經費不足的情況下,主次乾道清運冰雪工作被推向市場——由政府出資購買清雪公司的勞動這一市場化運作模式逐步確立。

  兩年過去了,我市的清雪工作是在磕磕絆絆中走過來的。市城管部門既負責組織、監督、檢查,又負責處罰,負責清雪,這種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不順暢機制,帶來的是清雪標准、質量、速度提昇的艱難。隸屬於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的清雪公司只有10來名員工,清雪機械隆隆駛過,主次乾道乾淨了,殘雪卻堆在路旁,無人力邊清邊運;融雪劑使冰雪進入假融狀態,因沒能及時清運,造成黑水橫流,殃及花壇、綠地……

  現在,市政府下狠茬子要提高市區今冬明春清運冰雪工作的質量和標准,出臺了《牡丹江市今冬明春市區清運冰雪工作方案》,並下發了《牡丹江市市區清運冰雪管理辦法》,提出『政府組織、全民參與、屬地負責、市場化運作、專群結合』的原則,落實各級清運冰雪責任制,以期逐步實現管理法制化、運作市場化、作業專業化的清運冰雪模式。

  按照《方案》和《管理辦法》的要求,今年市區清運冰雪責任制有所調整:市屬街路(主乾道)的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由市環衛部門組織清雪公司進行機械化清運,提供有償服務,實行市場化運作;區屬街路(次乾道)和背街巷道由所在區人民政府負責組織清運。

  按照《方案》和《管理辦法》要求,今年市區清運冰雪的標准有所提高:A級街路(東四條路、太平路、西三條路、光華街、七星街、平安街、新安街、南市街、北安路、東三條路、興中路、地明街、海林街、東光立交橋、虹雲橋)實行邊下邊清與雪停即清相結合,3日內清除完畢;B級和B級以下路(東七條路、西十一條路、海浪路、富江路、興平路、大慶街、康佳街)雪停即清,5日內清除完畢;融雪劑使用後,應在冰雪假融狀態時組織清除,並全部運到指定傾倒場地。

  按照要求,今年市區清運冰雪的保證措施更加完善:各級政府及時調整和完善清運冰雪組織、監督和運作機制,鼓勵單位和個人組建清運冰雪隊伍,清運冰雪市場化進程得以推進;受益主體履行清運冰雪責任意識不斷增強,以資代勞工作推進順利,籌資渠道不斷擴充;對不承擔清運冰雪義務的單位予以罰款,必要時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3日至4日,我市迎來今冬第一場大雪,降雪量達到10.2毫米。5日一大早,臨街單位、門市的員工走出門來『各掃門前雪』;廣場、停車場、公園等公共場地也有人拎著鐵鍬、掃帚來了;住宅小區各物業公司的員工忙得熱火朝天……在主次乾道的車行道上,清雪機械前面走,上千名環衛工人後面清。

  人力清雪時代終歸要為機械化作業所取代,專業化清雪、市場化運作對北方城市來說是大勢所趨。只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理順、完善清雪機制,那上天派來的白色『精靈』,就會成為我們這座城市『春天的使者』,而不再是『冬天的垃圾』。

責任編輯:朱丹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