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他是生物科學驕子們的老師--記東北農業大學秦鵬春教授
2005-12-14 13:38:0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淵 周小月 高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12月14日電 題:他是生物科學驕子們的老師--記東北農業大學秦鵬春教授

  目前在華人取得世界首例的克隆哺乳動物研究中,東北農業大學學生約佔30%;克隆動物品種,也居世界克隆哺乳動物種類的30%。

  秦鵬春:1923年生,1945年考入北京大學農學院獸醫系,1949年畢業後一直在東北農業大學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1984年任博士生導師。他培養博士生12人,碩士生18人。他們當中有多人已成為當今世界生物科學領域頂尖人纔。他曾組織參加過國家『863』和部省級重點課題14項,20餘項科研成果達到國內外領先和先進水平。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獸醫學科組副組長,中國動物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動物學會發育生物學分會副理事長,中國畜牧獸醫生物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等。

  20世紀90年代,當世界首例試管猴和克隆猴的誕生使主要完成者孟勵一舉成名時,當30歲的周琪發明了注射移核技術生產出胚胎乾細胞克隆小鼠『哈爾濱』和體細胞克隆牛『周讓娜』並獲得Genoway轉基因大獎而震驚世界時,當賴良學、李子義、李光鵬、鄒賢剛等先後在各自領域成為世界和國內首例體細胞克隆動物制作者時,人們更為東北農業大學原生物工程系主任、博士生導師秦鵬春教授感到自豪,是他多年的辛勤耕耘和無私奉獻托起了學生們今日的輝煌。

  據業內人士統計,在全世界克隆動物研究人員中,華人約佔50%。目前在華人取得世界首例的克隆哺乳動物研究中,東北農業大學學生約佔30%;克隆動物品種,也居世界克隆哺乳動物種類的30%。現就職於中國科學院的周琪在給秦教授的信中無不自豪地寫道:『在國際動物克隆研究歷史中,東北農業大學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學校,其畢業生為國際動物克隆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

  82歲高齡的秦教授告訴記者,學校開展動物胚胎研究是受童第周先生的影響。1954年,秦教授到山東大學生物系進修動物胚胎學,師從中國『克隆之父』童第周。回來後,他就將自己的研究方向鎖定在哺乳動物的胚胎學領域,為此他付出了畢生的精力。他說:『當時國內搞這方面研究的資料很少,但心中憋著一口氣:為什麼中國就上不去?』他不斷在科研領域和教學中創新著:在國際上首次應用電子顯微鏡研究幾個中國地方豬種卵的發育和老化機制、多精入卵機制;在國際上首次應用X射線研究貉的受精和早期胚胎發育;在國際上首次將試管豬胚全體外培養到囊胚和研究早期胚離子分布;在國際上首次應用電鏡技術研究試管豬卵的體外發育和受精的某些分子機制;在國際上首次向世界發表中國一些地方豬種的繁殖性能特點……到2001年,秦鵬春教授出版著作12種,其中《豬的解剖組織》為世界首冊,《家畜彩色組織學圖譜》為世界首冊,《哺乳動物胚胎學》為中國首冊,世界上第二冊。他由此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學者,更為中國胚胎學研究在國際上爭得了一席之地。東北農業大學的動物組織胚胎學科,目前已是國家級重點學科和『211工程』重點學科,國家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學科。

  秦鵬春教授在不斷問鼎科學高峰同時,還注重對學生的培養。『我強調把實踐放在第一位,重點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這樣培養出的學生,纔可以及時了解世界上本學科最前沿的信息與世界並行。』更令人欽佩的是他的『長處論』。他認為:『每個學生都有優點和缺點,重要的是作為老師如何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長處,並發揮出來。我不怕學生超過自己,若不然整個學科就不能進步。』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