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全面推進大慶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訪大慶石油學院副院長呂延防教授
2005-12-14 13:46:43 來源:大慶日報  作者:時陽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14日電 題:全面推進大慶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訪大慶石油學院副院長呂延防教授

  『大慶市構建自主的科技創新體系,應建設六大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完善四大保障體系,確立一個理念,形成獨具特色的支柱產業和品牌。』這是大慶石油學院副院長呂延防教授,在我市召開的科技創新體系專題研究會議上的建議。構建科技創新體系,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是大慶市發展接續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作為這方面的專家,他的這個建議受到了多方面關注。為此,記者日前對呂教授進行了采訪。

  呂教授說,大慶市是以石油資源為建城基礎和發展依托的一座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國有經濟佔主導地位,經濟結構單一,企業功能與城市功能同構,行業和地方經濟難以融合,城市發展始終受到資源衰竭的威脅。他認為,目前我市在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上,存在著對科技創新的認識不夠和意識不濃,企業缺乏有效地科技創新機制,科技創新投入相對不足,科技創新人纔和智力資源分布不合理,為科技創新提供創新服務的中介機構有待發展等問題。呂教授認為,科技創新體系是一個區域內有特色的、與地區資源相關聯的、推進創新的制度組織網絡,其目的是推動區域內新技術或新知識的產生、流動、更新和轉化。大慶地區的科技創新應該是由科技創新的主體、科技創新服務、科技創新投入支橕和科技創新環境等子系統構成的有大慶特色的、開放的、互動的創新體系。

  談到大慶市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呂教授說,根據大慶的實際,建議大慶市構建科技創新體系應建設六大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完善四大保障體系,確立一個理念,形成獨具特色的支柱產業和品牌。具體說,應建設知識創新平臺,發揮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在創新體系建設中的源頭創新作用,支持建設重點實驗室和科研基地,推進主導產業的基礎研究和核心技術研究,增強原始創新能力;建設技術創新平臺,圍繞主導產業發展,依托具有自主研發能力的大企業、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聯合共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引進、吸收、創新、轉化、推廣新技術,以推進創新成果在企業的應用;建設科技企業的孵化平臺,推進大學科技園等園區的建設與發展,使其成為科技創新的發動機;建設信息共享平臺,以信息網絡為紐帶,圍繞主導產業發展,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科技信息研究機構,采用共建共享機制,積極推進科技信息資源的整合與提高;建設創新創業融資平臺,探索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風險投資機制,吸引國內外的風險投資機構來高新區開展業務,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科技創業投資活動;建設國際科技合作平臺,圍繞主導產業的發展,以對俄、日、韓合作為重點,采取切實措施,加大『招纔引智』力度,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力爭建成一個具有國家級水平的國際科技交流中心。

  呂教授說,平臺建設的同時還要建立完善的保障體系。要建立政令暢通的組織領導體系,進一步完善政府管理機制,建立市、區黨政領導乾部科技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工作制度,促進創新體系各組成部分之間的交流;要建立先進的政策法規體系,激發科技創新動力和活力,營造良好的環境;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科技創新投入體系,建設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銀行貸款為支橕,吸收社會投資和境外投資的投入體系;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智力保障體系,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呂教授認為,構建我市的科技創新體系還要拋開大慶的地理限制,對大慶的支柱產業具有支橕作用的企業、科研開發中心、高校等機構實行走出去,請進來的政策。請進來即在大慶建立加工制造科研基地等形式,對其實行政策傾斜;走出去,以參股入股等形式對有關的企業、科研開發中心、高校等機構進行資金扶持,只要能拉動大慶的經濟產值,都將為我所用,形成以大慶為中心,擴展並延神,輻射全國的『大大慶』理念。同時,繼續發揮大慶能源、農業、旅游等多種優勢,加強與國內外的聯系,合理配置資源,堅持可持續發展,形成特色明顯的支柱產業和大慶品牌。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