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4日電 看起來普普通通的南瓜,走進外埠就有了極高的身價。同江市農民種植的3660畝艾碧斯南瓜,在北京、山東、上海等大城市找到了市場,農民純收入近400萬元。
2002年初春,勤儉村農民李成山從山東省萊陽市引進的特色經濟作物艾碧斯南瓜,當年試種了6畝,純收入達7800元。第二年,種植面積發展到500畝,產品全部通過萊陽市東方果蔬菜合作社出口到韓國、日本。
去年年初,中央一號文件下發,『增收致富』成了熱門話題。同江市委、市政府千方百計為農民尋找致富門路,經過反復考察論證,把艾碧斯南瓜確定為同江市的主打項目。他們請萊陽市東方果蔬菜合作社技術人員『傳經送寶』,為農民講解艾碧斯南瓜栽培技術。同江市農業開發辦公室立項開發了艾碧斯南瓜基地項目,為基地完成農田排水和農田道路土方12.4萬立方米,新打機電井8眼,投入卷盤式移動噴灌機6臺,購進注水灌溉設備20套,購置安裝滴灌設備1套,面積120畝,購進柴油發電機兩臺,幫助農戶購進育苗大棚兩棟。可觀的經濟效益,熱情周到的服務,充分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向陽鄉向陽村、勤儉村和樂業鎮的曙光村種植艾碧斯南瓜2000畝。秋後一算賬,農民純收入達240多萬元。歡天喜地的農民在自願的基礎上,成立了同江市艾碧斯南瓜協會。今年1月,新的中央一號文件下發,農民們致富奔小康的熱情更加高漲。協會多次組織農民到北京、山東、上海等地找市場,訪合作伙伴。經過努力,簽訂了58份艾碧斯南瓜生產合同,由生產廠家提供良種、技術和產品收購,闖出了一條產、供、銷為一體的聯合生產之路。
2005年,同江市種植艾碧斯南瓜面積已發展到3660畝。為了把艾碧斯南瓜項目做大做強,確定了種植示范基地,制定了統一供種、統一技術的操作規程,提昇種植水平。生產前,協會技術人員定期進行技術培訓,每個會員接受培訓30個課時;種植過程中,協會人員深入到田間、地塊進行技術指導,把握住生產技術的關口。嚴格按照規定的種植技術操作使農民得到了實惠,產量和收入均達歷史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