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記者赴京采訪 目擊者細述王建民吐血求生40小時
2005-12-17 06:00:3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劉澤寧 劉姝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17日電 今天出版的《黑龍江晨報》刊發了《本報記者赴京采訪『同仁醫院』事件目擊者細述王建民吐血求生40小時》,文章如下:

  2005年12月15日,北京某報以《無錢治病死於同仁醫院》為標題,報道了齊齊哈爾市來北京打工的王建民,在北京同仁醫院就診時,因無錢治病,死在醫院急診一樓男廁所門口的慘劇。

  15日,本報兩名記者連夜趕赴北京,對事件進行了采訪。

  16日,本報記者來到北京同仁醫院。在一知情人的指引下,記者在醫院附近的西餐廳,見到了一名目擊事件經過的該院工作人員。

  這名目擊者說,11日半夜12點左右,一名二十五六歲的小伙子與一名年紀和他相仿的女子,以及兩名中年男子急匆匆地衝進北京同仁醫院急診大廳,隨後,『120』急救中心的兩名醫護人員用擔架抬著一男子進入醫院。躺在擔架上男子面色慘白,半睜著眼,嘴角有明顯的血跡,一直呼喊著『救命』。該男子頭戴一黑色帽子、身著一件褐色休閑外套,穿戴很整齊。他後來得知,這個人名叫王建民,是齊齊哈爾市來北京打工的,送他到醫院的小伙子叫都貴發。

  當時,『120』醫護人員與同仁醫院的值班護士交涉,想把人抬到醫院的推車上。但護士當即表示,要交100元錢的推車押金,並且在掛號後纔能看病。都貴發一聽就急了,說他們是做好事,而且身上都沒帶那麼多錢,先救人要緊。在雙方爭執不下時,『120』的醫護人員把王建民扶到醫院的推車上後,沒有收錢便轉身離開了。這樣,王建民就被擱在急診大廳中間的過道上。那晚,北京的天氣很冷,呻吟著的王建民被寒風吹得不停地打冷戰。

  漸漸地,王建民的表情越發痛苦,都貴發朝著護士大喊起來『快救救他吧,在我們東北,醫院都是先救人的。』這時,站在急診門口的五六名護士七嘴八舌地說:『像你們這樣的我們醫院都見得多了,再說,這裡也不是慈善機構。』

  隨後,醫院保衛處來了兩名值班人員,簡單了解一些情況後,對都貴發說:『你們既然是做好事,就給他掛個號吧。』都貴發反復說明他們身上沒帶錢,和他同行的兩名中年男子也稱,他們都是送站的,看到有人吐血纔好心幫忙將其送到醫院的。這時,保衛處這兩名值班人員又轉身詢問一直在呼喊『救命』的王建民:『你家是哪的,在北京有親戚嗎,家裡電話是多少?』王建民側過身,說出了家裡的電話。這時,王建民又吐了兩口血,血跡浸透了床單。

  保衛處的兩名值班人員拿著王提供的電話號碼轉身離開。大約5分鍾後,他們回來稱『你家裡說沒錢。』王建民聽後非常生氣,支起身子,從牙縫裡擠出了一個『走』字。該目擊者說,當時,王建民已疼得直不起腰,是在都貴發等四人的攙扶下,離開醫院的。

  大約十多分鍾後,兩名男子又將王建民攙回同仁醫院。其中一人跑過去掛號,王建民則彎著腰,坐在一樓大廳的椅子上。當這兩名男子將掛號單交給值班大夫後,王建民纔被抬到了急診室內。半個小時後,這兩名男子拿著大夫開的七八張單子去劃價,結果價錢讓他們感到震驚。最後,他們只交了價值1.8元的止痛針錢。打完針後,王建民停止了呼喊,安靜下來了。這時,已是凌晨2點鍾。不久後,王建民等人又返回了北京站。

  據這名目擊者稱,12日零時到1時之間,『120』再次將王送到醫院急診大廳,當時王在擔架車上不住地喊『疼』,嘴角有血,並在大廳吐了幾口黑血,保潔員還打掃了地上的血跡。因醫生不給用藥,都貴發和醫生及醫院的保安吵了起來,最後,醫院保衛處的人員趕來纔平息了爭吵。

  該目擊者稱,直到凌晨2時許,他還看到王躺在急診一樓走廊的擔架車上,喊『疼、救命!』。送王到醫院的警號為0114????的民警告訴值班醫生,王建民在候車室裡又吐血了。醫生掀起王建民衣服,用聽診器檢查了一下後說『沒有生命危險』。一直陪守了近2小時的民警離開了醫院。

  13日上午,王建民躺在二樓走廊椅子上,不停地喊『疼、救命』。18時許,王躺在二樓耳鼻喉科門外的走廊上。1小時後,許多患者都看到王喝牛奶,隨後後王開始嘔吐,喊救命。當晚19時許,該目擊者看到,王在兩名男子陪伴喝牛奶,還吐出了紅色的液體。隨後,一名保安通知二樓耳鼻喉科醫生,醫生讓該保安和兩名男子將王抬上擔架車,乘電梯到一樓。『沒上電梯前,王還躺在車上喝牛奶!』該目擊者說。

  該目擊者稱,保安和兩名男子將王推倒一樓男廁門口就離開了,此時的時間為13日19時30分至20時左右。王躺在擔架車上,不停地喊『疼、救命』,還吐黑血,『已經沒有力氣大口吐了!』這名目擊者說。20時30分許,一樓的一名護士發現王躺在廁所門口擔架車上,沒有動靜,便立即通知保安。保安馬上將情況匯報給值班醫生。『先後來了幾名醫生,不久,醫生確定王已經死亡。』這名目擊者說,『從保安離開到護士發現患者異常之前近一個小時內,沒有醫生對王進行救治。』

  在王建民死後的半個小時內,醫院的一名輔醫在王建民的臉部蓋了一塊黃色的塑料布。直到14日凌晨,王的屍體一直躺在廁所門前沒人管。同仁醫院的電梯工證實,王的屍體於14日9時30分左右,被推到該院太平間。

  從11日零時被第一次送到醫院到13日20時30分被確認死亡,王建民在北京同仁醫院吐血求生40餘小時。

  當記者在同仁醫院向醫護人員和保潔員問及王建民死亡事件的有關情況時,他們都紛紛稱『不了解情況』,並警惕地反問:『你們是不是記者?』在醫院停留的一個多小時裡,記者所到之處都備受『矚目』。後來,一名工作人員人員告訴記者,事發後醫院有關負責人曾經召集急診各部門相關負責人,以及王建民死亡時在場人員召開緊急會議,表示對新聞媒體發布消息時,一定要統一口徑。醫院負責人還提醒各相關人員:一定要謹慎對待媒體的提問,不要『越描越黑』。不要回答事發時的事件細節,要多說一些『由於一些被送往急診的人經常「跑單」,而給醫院造成很大的損失』。

  據這位工作人員還透露,醫院處理此事十分謹慎。15日,事發當日的保潔員已經全部被醫院更換掉。

  16日14時左右,記者從同仁醫院趕往北京火車站,尋找王建民生前在北京唯一的朋友、也是王建民死亡事件的關鍵人物———都貴發。

  北京火車站車水馬龍,旅客川流不息,每個人都行色匆匆,並沒有人注意到一個外地民工已經從這裡徹底消失了。記者在問遍火車站內工作人員、搬運工、售貨員、清潔工乃至值班民警後,都沒打探出有關都貴發的任何消息。多數人都表示,根本沒聽過都貴發這個人。一長期在火車站借宿的外地民工說:『你們找的人好像是哈爾濱人,大家都管他叫「小哈爾濱」。這個東北人特別熱情,在北京混的時間長了,各方面情況都熟悉。只要他看到在候車室裡的外地人遇到困難,他都會上前幫忙。』這位民工提供的這個有價值的線索終於讓記者兩個多小時的尋找有了方向。於是,記者開始四處打聽『小哈爾濱』的下落。提到『小哈爾濱』,一些在火車站『練攤』的人說,他大約20多歲,每天都會在北京站賣點報紙什麼的,可從昨天到現在大家都沒有看到他的蹤影。

  查找未果,記者來到了北京火車站民警值班室。記者表明了身份,表示想找一個叫長期在火車站賣報紙、名叫都貴發的人。民警當即表示『不認識這個人』。記者馬上又說:『我們主要是來了解12日晚,北京站一民警送民工王建民去同仁醫院救治一事。』其中一位自稱姓梁的民警稱『確有此事』,並說,送王建民去醫院的民警今天不當班,現在聯系不上,要記者明天再來找找看。北京站的多位民警均表示,他們不認識都貴發,並說像他這樣常年逗留在北京站的民工成百上千,要找他就如同大海撈針。

  就在記者毫無頭緒時,忽然聽見身邊的一位值班民警用對講機向對方詢問:『有沒有見過都貴發?』記者立即上前表明身份,並表示也在尋找此人。這位手持對講機的民警說,他並不認識都貴發,但現在鐵路警方想找他了解一些情況,但火車站客流量太大,根本無從尋找。至於警方找都貴發了解何事,這位民警則避而不答。但他告訴記者,北京站值勤的民警經常會遇到一些民工或者旅客因突然病發,需要送去醫院救治,很多時候都因患者無錢交付高額診療費用,而被醫院拒收。

責任編輯:曹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