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7日電 16日,張連革等20多名農民工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勞動監察大隊領取了被拖欠5個多月的工資。這是今年哈爾濱市施行農民工工資保障金制度以來,第一例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啟動農民工工資保障金直接為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發放工資的案例。
據了解,今年是哈爾濱市施行農民工工資保障金制度的第一年。這一制度的內容是,建設單位在辦理施工許可證之前,須到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按工程造價的3%繳納農民工工資保障金。若在施工期間或工程竣工60日內發生施工單位拖欠農民工工資事件,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核實認定後,可直接啟動農民工工資保障金為農民工發放拖欠工資;如果工程竣工60日內沒有投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將建設單位繳納的農民工工資保障金本息一次性返還給施工單位。
今年6月,張連革等20多人在黑龍江省飛宇建築工程公司承建的哈爾濱三達德電力技術有限公司辦公樓工程中擔任力工和瓦工。今年7月工程完工後,飛宇公司尚欠工人工資3萬餘元。張連革等人多次索要工資不成,遂投訴到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市勞動監察大隊經調查確認,飛宇公司共拖欠農民工工資31475元,而哈爾濱三達德電力技術有限公司在工程開工時已繳納農民工工資保障金98100元,於是決定啟動農民工工資保障金直接為農民工發放工資。
據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已收繳農民工工資保障金1.27億元,涉及建設施工項目422個。由於這一制度的實施,今年農民工上訪投訴案件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7%。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有關人士也提醒廣大農民工,進城務工時一定要注意合同等書面材料的收集和保留,這樣纔能在發生糾紛時提供出有說服力的證據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