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7日電 經過5年的建設,我省海林、孫吳、遜克、愛輝、東寧等5個縣已全面完成水電農村電氣化縣工程建設任務。目前,這5個縣的水力發電總裝機增加了3.526萬千瓦,增加年發電量1.18億千瓦時,可節約燃煤4.1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2萬噸。
水電農村電氣化縣建設,是指中小水電資源豐富的邊遠貧困山區、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和邊疆地區,結合江河治理興水辦電,解決當地用電、農民燃料和農村能源問題。既保護了生態、改善了環境,還培育優勢產業,帶動關聯產業,增強造血功能,變當地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因此,水電農村電氣化縣工程是統籌發電、供電和用電,協調扶貧、資源、生態和水利建設,有效解決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的系統工程。
『十五』期間,經國家批准,我省進行了5個水電農村電氣化縣建設。從2001年起,該項目5年間累計完成投資4.97億元。其中:中央投資3720萬元,省預算內投資2780萬元,省水利基金2500萬元,自籌及其它4.07億元。通過一系列對工程的建設和改造,當地的高、低壓網損、綜合線損率、電網電壓合格率等系列指標均得到大幅提高。日前,這些縣分別按照國家《水電農村電氣化縣標准》和《水電農村電氣化縣驗收規程》相關指標的要求,通過了省發改委、省水利廳共同組成的驗收委員會的驗收。目前,這5個縣已經有12萬農戶實現了以電代燃料,年減少森林砍伐47萬立方米。通過這5個水電農村電氣化縣的建成,當地水力發電總裝機增加了3.526萬千瓦,增加年發電量1.18億千瓦時,可節約燃煤4.1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2萬噸。同時,新增就業人數352人,拉動GDP7億多元,年增稅收78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