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花季少女因何成了『野蠻女生』
2005-12-18 05:43:09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張巍 王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18日電 近年來,青少年犯罪增長勢頭一直居高不下。記者在市青少年法庭翻看厚厚的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案卷時發現,2003年有19個女孩犯罪,佔未成年人犯罪的5.9%,2004年有34個女孩犯罪,佔未成年人犯罪的8.6%,今年女性青少年犯罪率仍呈上昇趨勢。本應該在父母懷抱中撒嬌,在學校、老師呵護下健康成長的花季少女,為什麼會鋌而走險誤入歧途?是什麼讓她們迷失了方向走向犯罪?而這樁樁女少年犯的犯罪記錄正在無情地鞭韃著我們的社會、學校、家長。

  17歲少女搶劫20餘起

  17歲的蕭陽還沒來得及嘗一嘗花季的甜美,就因搶劫罪離開學校走進了冷冰冰的牢房,被判處有期徒刑9年。事實上,她從十四五歲就開始『亡命天涯』,走上搶劫的犯罪道路。幾年間,她搶劫的次數有五六十次,能認定的有20餘次。

  父母離異毀了花季少女其實蕭陽本身也是一個受害者。在她13歲的時候父母離異了,她的童年是在父母的吵架聲中度過的。父母離婚後,母親不辭而別,父親將房子賣了也走了,蕭陽只好寄宿在奶奶家,奶奶已70多歲根本沒有能力照顧她。蕭陽就過上了在同學家『打游擊』的生活,這家住兩天那家住三天,時間久了誰家也不好意思再去了。她就向同學借錢,後來就直接向同學要錢,最後就拳腳相加地搶錢。久而久之,她輟學了,過上了搶錢、花錢、再搶錢的生活,她把目標鎖定在比自己小的同學身上。可當法官問她為什麼要搶劫時,她卻理直氣壯地回答:『我不認為自己是搶劫,我餓要吃飯。』

  為錢對同事下手

  美月,17歲,小學文化,無職業,肇源人,2004年舉家來哈打工。在網吧認識了鄭某(五大連池人),一來二去便與其同居,形影不離。他們經常與鄭的兩個『哥們』(通河人)一起吃喝玩樂,很快就沒有錢了,幾個人商量到哪整點兒錢?美月對鄭說,同事小艷看上去挺有錢的,幾個人就決定對小艷實施搶劫。今年6月份,美月將小艷引出來,由鄭和他那兩個同伙對小艷進行跟蹤,在道外對其實施了搶劫,搶到MP3一部、手機一部和370元現金。美月因參與搶劫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而直到被抓,美月纔知道與他同居的男友竟是個搶慣犯,已搶劫12次,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

  外來人口是犯罪『重災區』據市青少年法庭田夢華庭長介紹,這些違法犯罪的少女絕大多數來自農村。她們中有的是跟著進城打工的家長來到省城,因種種原因無法入學,因而無從就業的;有的是離開父母、來到省城謀生而又找不到工作的。這些人無學可上、無工可做,成為社會的『閑人』,加之年少幼稚,文化素質低,又不懂法,缺乏辨別是非能力,一旦受到社會環境和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或被壞人拉攏誘騙,就會走上犯罪歧途。

  用自己當誘餌『釣魚』

  近日,哈爾濱南崗區人民法院對犯有搶劫罪、敲詐勒索罪的被告人吉妮進行了宣判,因為她未滿18歲而減輕處罰,判處有期徒刑3年。她的同伙被分別判處有期徒刑7年和5年。

  今年5月份吉妮和兩個同伙預謀,由吉妮利用上網QQ,將網上認識的男網友張某約至南崗區電機廠家屬小區,搶得張某人民幣400元、小靈通手機一部、男式皮夾克一件;兩日後,三人利用同樣手段,在南崗區北京街附近搶得被害人吳某人民幣1280元、小靈通手機一部、飛利浦手機一部、夾克衫一件;幾日後,吉妮三人以還被害人吳某朋友任某手機為由,向任某敲詐500元後,再次敲詐任某1500元時,被公安人員當場抓獲。

  團伙犯罪,犯罪手段成人化據青少年法庭的法官分析,當前女性青少年犯罪的特點主要表現在:犯罪主體明顯低齡化趨勢,在校學生增多。學生逃學、輟學,離家出走,流浪各地,以偷盜、搶劫為生。犯罪手段成人化、智能化。與以前未成年人犯罪突發性、偶然性的特點相比,當前未成年人犯罪大都有預謀,作案經過精心策劃,有充分准備;在作案手段上日趨成人化,特別是一些未成年的女孩不知道潔身自好,成為犯罪團伙的犧牲品。

  女孩綁架『大款』同學

  小青是個愛慕虛榮的女孩,『我們家住200多平方米的復式樓,我媽有3件裘皮。』是她向同學炫耀的口頭禪。在她滿足虛榮心的時候卻成了同班同學舒暢眼中的『肥肉』。今年夏天,舒暢與一個女同學一起將小青騙到網吧,又將其綁架到自己家。小青這纔說出自己家很窮,平時說家裡有錢都是騙人的,如果非要錢,她媽媽也只能拿出兩三千元來。舒暢一聽火了,對小青拳腳相加,邊打邊罵:『兩三千哪行,我們得要10萬。』小青佯裝犯了心髒病,舒暢就和同伙一起架著小青到藥店買救心丸,藥店不賣,她們就又把小青架回樓裡。在舒暢開門的時候,小青用腳踢了鄰居家的門,正巧鄰居開門出來,小青就衝他小聲說:『我被綁了,我被綁了……』鄰居回屋後覺得奇怪就報了警。舒暢因此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

  不勞而獲讓她們走上歧途據辦案人員分析,現在社會上的『野蠻女生』越來越多,她們崇尚自己『超級無敵』,喜歡封自己為『大姐大』。而未成年人正處於『心理上的斷乳期』,又稱『情感上的疾風暴雨期』。在這個階段,他們獨立意識大為增強,力圖擺脫對父母的依賴,對社會、對人生、對自己的未來生活設計都有主張。這一時期他們對困難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遇到失敗容易灰心喪氣,甚至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走向與社會對抗,報復社會的違法犯罪道路。

  犯罪少女多出自三類家庭

  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多出自貧困家庭、低知家庭和離異等結構殘缺的三類家庭。在貧困家庭,父母天天為生計發愁,忙於奔波,忽視了對子女的教育和管理。孩子放任自流,家庭關系淡漠、疏遠。像上文提到的舒暢將同學綁架回家,她的媽媽回家後看到3個女孩在家,其中一個女孩還在哭,但並沒有多問,而是自行回屋關上了房門。當警察來抓女兒時,她纔知道女兒綁架了自己的同學;而低知家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教子不當,不是失之於溺愛,就是失之於粗暴。上文所提到美月就是出自這樣的家庭。父母都是來哈打工的無業人員,沒什麼文化,對她更是不管不問。另外,結構殘缺的家庭、尤其是離異家庭,對孩子健康成長的負面影響最大,孩子的心靈往往在父母的婚變中受到嚴重創傷。因父母離異,一些孩子成了『多餘人』,心理負擔加重,失去了歸屬感。有的則因無人管教流落社會、走上犯罪道路。就像文中的蕭陽,父母離異讓她成了無家可歸的『孤兒』,缺乏父母和學校的教育讓她一步步走向深淵。

  市青少年法庭的的田法官說,在犯罪的女孩子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孩子是因為不懂法而輕易犯罪的。因此加強對青少年法制教育,預防、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對女孩子的『野蠻』傾向應給予足夠重視。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