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2月19日電 近兩年來,哈爾濱市先後采用BOT方式,建設了太平污水處理廠、西南部垃圾場等一批重大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城市污水處理率提高兩倍,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一舉從15個副省級城市排名末端躍昇到前列,軌道交通一期工程、群力污水處理廠等一批項目正在按BOT方式進行建設。民營企業在哈爾濱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大顯身手,使哈爾濱市距離環保模范城的要求越來越近。
據介紹,為跟上城市化發展步伐,哈爾濱市近年來投入到支橕城市運轉的市政工程設施和各種基礎設施的資金也越來越多。有關專家分析,哈爾濱之所以能『大手筆』實施市政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得益於新的融資模式———政府組織、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經營。
近年來,哈爾濱市引進經營城市理念,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因此擺脫了資金瓶頸而提速:由清華同方(哈爾濱)水務有限公司投資3.39億元建設的太平污水處理廠工程,不到兩年就完工投用,創造了哈爾濱市污水處理項目建設的最快速度;由北京高能墊襯公司投資的西南部垃圾場,不到1年時間就完成了開溝、防滲等所有工程,目前已經開始試運行。備受全市人民矚目的軌道交通工程,也將因BOT運作模式而造福百姓———今年9月8日,市政府與工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簽訂了一期工程建設框架協議;12月5日,試點工程在學府路正式開工。
據了解,哈爾濱市已提出在2007年達到國家環保模范城市要求。與環保模范城相比,哈爾濱市在水質達標率、城市污水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等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通過采用BOT方式,哈爾濱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跨越式的進步,距離環保模范城的要求已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