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9日電 題:冰雪開發的歷史是冰雪價值釋放不斷完美的過程
冰雪作為一種自然資源它是一種客觀存在、而且是獨立於人類而存在自然界。但是隨著人類的發展,人類社會的的進步,冰雪的價值被發現、被利用、被開發,冰雪價值得到釋放,它服務於人類,造福於社會。冰雪開發利用不斷前進的歷史道路,反映了冰雪價值釋放不斷完善和提高的過程。它揭示了冰雪從一種客觀存在的自然觀象、資源現象、物質現象到怎樣被認識、被利用、被開發,從自發利用到怎樣自覺利用,從一般直接開發利用到怎樣走上文化開發、經濟開發、產業開發、科學開發的道路,從而實現了冰雪價值的充分釋放。它還提示了冰雪作為人類可利用、有價值的循環經濟資源,怎樣通過冰雪開發利用走上為創造人類現代文明、為繁榮經濟和促進社會發展,為打造新的經濟產業形態和牽引經濟結構調整,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循環經濟服務的道路。
冰雪應用性開發——冰雪價值直接式的釋放
人類對自然界的開發利用在初始階段總是從切身實際需要開始的,也是通過人類社會生活實踐和生產實踐的發現產生的,這些發現起初是很感性的,沒有什麼附加值,是一種直接式的開發利用。在古代人們就開始了對冰雪初始性的開發利用,像為了解決淡水,他們通過直接開發,掌握融冰化雪的辦法。人們為了在冰雪環境下提早耕種,還很早地掌握了在冰雪表面撒黑土等融冰化雪的辦法,歐洲阿爾卑斯山地區的人民自古就用這種方法加速雪的融化,提前半個月耕地。我們中國史籍也有勞動人民用雪水灌田的例子,史書載:『瓜洲(今甘肅敦煌)……每年少雨:以雪水灌田。』這一地區在歷史上就學會利用積雪提供的淡水為生活、生產服務。在我國河西走廊和天山的各族人民數百年來也常采用把黑土撒在冰雪表面,促進冰雪加速融化,從而促進提前耕種,又有利灌溉的做法。這說明中外在直接開發冰雪利用上,都經歷了相同的認識和發現過程從而在很早的時候就走上應用性地冰雪開發道路。
總之,可以看出人們對冰雪的開發是從應用性開發利用開始的,是從人類生活和社會實踐需求開始的。這種應用性開發雖然是直接式的,但它是人類對冰雪認識的飛躍,是對冰雪價值認識的飛躍,它使冰雪從有害開始變為有利,從無用開始變為有用,這是人類對冰雪開發邁出的第一步。
冰雪文化開發——冰雪價值文化效應的釋放
如果把人類最初的冰雪應用性開發作為是初級物質開發、初始的資源開發,是為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而出現的,是一種直接式的開發,那麼冰雪文化開發就是冰雪開發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初始開發後逐步找到和發展形成的精神享受、美學享受的物質開發,也是一種以物質開發為載體加入更廣泛、更深刻的內容,有附加值的開發,這是冰雪開發的一次飛躍。冰雪文化開發是冰雪環境下人們利用冰雪風俗、冰雪藝術、冰雪娛樂、冰雪體育、冰雪飲食、冰雪服飾等文化范疇內容對冰雪和以冰雪為載體的活動開發,它賦予冰雪資源利用新理念,使冰雪價值釋放達到一個新境界,推動冰雪開發事業第一次登上人類社會文化生活的大雅之堂。
冰雪文化開發是冰雪環境下人的精神文明創造,這一開發創造了璀璨的冰雪文化、冰雪藝術,形成了冰雪民俗、風情,美化和提高著人民生活。從冰雪藝術來講,冰雪環境下的各國都有歷史悠久和民俗結合的藝術創造。日本冰雪專家承認,冰雕最早產生在中國,相傳唐朝皇帝餐桌上曾經擺放歷史上最早的冰雕作品。1910年,冰雕藝術纔傳入日本。冰雪娛樂,中國唐人李延壽《北史》中有『興安嶺地帶……人們騎木而行』的記述,《宋史·禮志》『皇帝,幸後苑觀花,做冰嬉』的記載;歷史也有以做冰燈為娛樂的文字記述。總之冰雪文娛活動伴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產生和發展:它進了宮廷、走進了民間。在中國歷史上有北方驛站冬季掛冰燈以彰顯為記的記載。哈爾濱地區就是歷史很早有冰雪藝術創作的地區,冰雪藝術的流傳和創新使它成為中國現代冰雪藝術的發祥地和集大成的城市。據考證,在19世紀中葉,哈爾濱香坊地區(田家燒鍋)就有冰燈、雪雕。近代,哈爾濱建城以來,在一些商號、客棧門前,夜間常有簡單的模具制作的冰燈照明。解放前,道外區的南馬路牛羊肉冷庫門前,在正月裡常擺放一些制作精美的冰花。當時,哈爾濱外僑比較多,每逢聖誕節前,他們便雲集松花江上,用冰雕十字架搞宗教儀式。一些學校、街道常常出現雪人和冰雪雕塑的初級作品。上世紀60年代初,為了活躍人民群眾生活,改變在三年自然災害造成的人民文化生活困乏的狀況,哈爾濱當時的市委書記任仲夷、市長呂其恩提議,南方有燈會,北方能不能搞冰燈會?並在自己家讓孩子搞試驗,最後推動並搞成了1963年的哈爾濱第一屆冰燈游園會。園林工作者把北方特有的冰雪與燈光巧妙結合起來,使哈爾濱冰雪藝術真正形成,並走向人們的現實生活。
冰雪經濟開發——冰雪價值經濟效應的釋放
人類文明建設,物質文明建設是基礎。任何精神文明建設都是以物質文明建設為依托的,當然精神文明建設也有反作用,它可以提昇物質文明建設。冰雪開發也不例外,冰雪文化開發是建立在物質開發、經濟開發的基礎上,又反作用於物質開發、經濟開發。因此,冰雪經濟開發的出現是冰雪開發發展的必然結果,它是冰雪初始應用性開發系統化、整體化、社會化、市場化、經濟效應化的必然發展是冰雪文化開發深入、深化、經濟化的必然發展。冰雪文化開發要想持久,要想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實際作用,必須解決文化開發經濟化的問題。同被文化開發提昇的冰雪開發也只有走向冰雪經濟開發,纔能使冰雪開發進入全面社會經濟生活之中,纔能成為拉動經濟發展,推動社會發展重要動力之一,纔能奠定它在區域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冰雪文化開發必須走上經濟化、市場化的道路。冰雪文化開發初始,它只具有文化娛樂公益型性質。如哈爾濱市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初,雖然冰雪藝術、冰燈游園日漸發展成熟,已形成有主題、有空間、有內容、有場面、有冰景層次的冰雪園林景觀,冰雪藝術手段也有了很大提高,冰雪藝術的類群也得到深化和豐富,已經形成了從冰燈到冰雕、雪雕等多種類的綜合性冰雪藝術。但從它服務社會的屬性來講,那時還是公益型的文化娛樂事業,是政府負責安排,非市場化的操作。所以它的影響力不夠大,生存能力也不夠強。而客觀要求它不僅為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服務,而且還要為改革開放服務,為經濟發展服務。後來,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因勢利導,提出『冰雪搭臺,經貿唱戲』,以冰雪藝術為媒介,招商引資,開展多項經濟活動,使冰雪文化活動和經濟結合起來。而且冰雪藝術也走出去,開始對外展出,宣傳哈爾濱,提昇哈爾濱,擴大哈爾濱對外開放。雖然這時冰雪文化開發有了很大進步,但是如果分析它的屬性還只能說屬於服務經濟型它還沒有完全成熟起來。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哈爾濱市委、市政府提出冰雪活動主題經濟化、目標國際化、經營商業化、活動群眾化,從而把冰雪產品商業化,把冰雪活動市場化運作,使冰活動走上效益化、產業化的道路:開始成為全盤經濟中一個門類,成為一個創效產業,逐漸開始了自己產業系統形成的過程,真正開始了冰雪文化經濟化和走向經濟開發的階段。
但是如果僅滿足冰雪文化開發的經濟化並不是完全意義的冰雪經濟開發,也不是真正意義的冰雪經濟,那也就沒有真正實現冰雪經濟開發。也就是說冰雪經濟不應該僅僅被認為是直接和冰雪文化活動相關的那部分經濟,它有豐富的內含;一是指由冰雪自然資源和開發冰雪資源而帶來和形成的冰雪旅游經濟。二是指我們冰雪區域經濟在冰雪條件下開發形成的地域特點和時空特點的經濟,這是開發大冰雪經濟的概念。它是從冰雪地城和時空特點研究冰雪對經濟的各種影響,探討冰雪經濟的優良模式,發揮冰雪經濟的優勢,趨冰雪地區之利,避冰雪地區之弊,開發冰雪地區的經濟,形成新的增長點:形成新的經濟結構推動模式。三是指冰雪活動如何為經濟服務。即充分利用冰雪的優勢,加大對外開放,加大改革,為經濟活動注入新鮮動力,促進冰雪地區經濟發展。按照這樣一個概念,必須從冰雪文化開發入手,從冰雪旅游切入,推動整個冰雪區域經濟環境改造,經濟結構的調整,創造了新型拉動的產業——冰雪產業,打造有生命力、發展力的冰雪經濟。應該看到冰雪文化的開發提高了城市品位,冰雪文化的經濟化發展必然引起冰雪地域經濟的變化。而這一變化又是發生在原來這個地區最沈寂的冬季,往昔最少人員往來的季節變成了往來、交往最火熱的季節。旅游熱、會展熱,每年冰雪城市哈爾濱在這個季節有日本、韓國、英國、俄羅斯、新加坡等許多國家的外商、外企參觀洽談,發展經貿,進行投資,有百多億經貿成交額實現,促進了這一季節的經濟貿易,活躍了這一季節經濟活動,推動了這一季節經濟的增長。原來冬季建築業停工,而這幾年僅各個冰雪景觀點就有五六十家建築單位參加施工,有兩萬多工人從事建築勞動,加上在冬閑中參加冰雪旅游市場務工的農民,形成了冬閑季節就業新高潮。如果再把冰雪旅游的配套部門新增加就業人數也計算在內,據統計,黑龍江省每年有三四萬人依靠冰雪直接就業,冬季真正成為這一地區的忙季、熱季。它對整個經濟的活躍是可想而知的,這一變化的意義是使這一地區經濟面貌發生了嶄新變化,打破了冰雪地區經濟冬閑冬冷的經濟怪圈。同時通過冰雪文化的吸引,冰雪旅游的開發,必然帶動相關經濟門類的改造和發展,對交通運輸、建築及材料、商業經貿、餐飲旅店、金融信息等產業都將產生拉動。據報道,在冰雪節期間民航增加幾百個航班,幾萬個座位。冰雪經濟化極大促進了這一地區第三產業的大發展、大提昇,可以說冰雪旅游、冰雪經貿為第三產業發展創造了機遇和空間,冰雪旅游、冰雪經貿的發展規模、層次決定著第三產業發展的規模、層次。同時,隨著冰雪旅游經貿的開展,必然推動經濟環境的打造,有利於更多、更快地吸引外商、外資,有利於更好地引進優秀人纔、先進技術設備,從而有利改造傳統產業、提昇傳統產業,為這一地區經濟發展創造了機會。因此,我們必須從宏觀意義角度來認識冰雪經濟,從創新角度來研究在冰雪活動中打造和提昇冰雪經濟。當前的關鍵是圍繞冰雪旅游打造好全新的配套產業,加快冰雪產業發展成長的過程。據新華社報道東北冰雪城市經濟已成為支柱產業,佔整個國民經濟GDP的百分之十多。而哈爾濱作為現代冰雪活動國內領先的城市,恐怕這個數字是不夠的。因此,必須進一步發展冰雪旅游,把自然風光游、人文景觀游、購物度假游綜合規劃,形成旅游品牌,打造門類齊全的冰雪旅游產業。我們還要搞好和旅游配套的商貿市場、交通運輸、金融信息、餐飲旅店建設,搞好冰雪活動物具、服飾的開發,搞好冰雪名城建設,打造冰雪名城產品名牌,打造冰雪城市會展名牌,形成真正的冰雪經濟產業。從而調整好經濟結構,引進人纔、技術、資金,加快對傳統經濟的改造,建設在國際上可以與冰雪地區發達國家經濟比肩而立的現代化冰雪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