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撤隊並點 我省墾區發展節約集約型經濟
2005-12-19 21:18:1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沈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19日電 據黑龍江日報報道,擁有佔全省土地總面積12.6%的我省墾區,不斷加大土地復墾整理和科學利用的力度,大力發展節約、集約型經濟,加速了墾區經濟的快速發展。目前,墾區僅通過推進以『撤隊並點』為主要內容的土地整理復墾和居民點『五邊』等閑餘土地利用就新增面積近300萬畝。糧食生產已連續5年保持穩定,持續增產幅度超過了10%,商品率達85%。國民產值和職工收入也出現了兩位數以上的快速增長。

  撤隊並點中處處『節省』

  近年來,墾區針對企業內部改革和家庭農場及社會配套改革不斷完善深化,實行『場場(大農場和小農場)』垂直對接,公司直接服務農戶。取消中間環節,撤消了生產隊建制。到2004年底,全墾區由原來3200個生產隊改為667個管理區。在『撤隊並點』工程建設中,通過綜合整治,搬遷新址、原來的居民點同建、同改並行的措施,達到新建點配套美觀,搬遷處『田成方、林成網、渠成行、路相通,澇能排、旱能灌』,形成新型的標准化高效農業生態園區。1999年,率先在墾區實行『撤隊並點』的農墾九三分局尖山、鶴山兩個農場,將原來的各20個生產隊合並為6 7個管理區後,復墾土地369.27公頃,增加耕地332.35公頃,輸送轉移356名農業職工進入局直、場直小城鎮,拉動住宅投資900餘萬元。今年上半年,墾區又撤並24個生產隊,滕出土地面積4325公頃,新增耕地2189公頃,按總體規劃,墾區近700個新型小區全面完成,可復墾土地4萬公頃,新增耕地2.4萬公頃。

  深入挖潛中土地『增大』

  我省墾區是全國著名的『大糧倉』,也是有名的土地大戶。國家臺賬的大數就達3200萬畝之多。僅60萬畝以上的大農場10餘個,等於內陸幾個省的耕地面積。如果計算到戶均、勞均、人均,他們均可獲全省、全國乃至世界的多個第一。但他們經營起土地來卻十分吝嗇。擁有近50萬畝耕地的綏濱農場,近幾年發展畜牧業需要擴大畜禽飼養捨,共新建47個現代化養殖場,卻沒佔一分耕地。相反利用磚廠的300多畝廢棄地建起千頭奶牛養殖場,使場部地區奶牛全部集中飼養,又騰出470多畝耕地。地處張廣纔嶺半山區的海林農場,還把閑餘的『溝邊、路邊、塘邊、村邊』等5邊利用起來,種上了營養豐富的苜蓿草,既解決了奶牛的青飼料,又節省耕地。僅此『利費』省下5000畝良田。他們還不斷探索土地儲備新路子,讓土地在深入挖潛中『增大』。他們在沒有土地收儲機構和收儲資金的情況下,通過依法收回閑置土地等方式,建立了建設用地儲備庫,使土地不斷『增大』。到目前,全墾區共儲備土地51宗,總面積93公頃,為墾區各項建設和招商引資項目用地提供了基本保障。同時,也相應提高了土地利用宏觀調控能力。

  用地控制中既『寬』又嚴

  在控制非農用地中,他們堅持能利用閑置土地、廢棄地的絕不佔耕地,能少佔的絕不多佔和能佔用一般農田絕不佔用基本農田的原則。達到了集約高效利用土地的目的,全面提高了農墾小城鎮土地資源配置效率。如墾區僅磚廠就達120多個,大量的取土坑被廢棄,土地浪費現象比較普遍。他們本著『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利用社會資金復墾廢棄地。一些農場還將復墾後的土地給予使用者免收十年承包費的優惠政策,從而充分調動了職工群眾復墾整理土地的積極性。寶泉嶺分局二九○農場青年楊傑,投資4萬多元,復墾土地近8公頃,全部種上了樹苗。幾年來,墾區共整理復墾廢棄地400多公頃,有的種上了樹,有的種植了特色作物,昔日廢棄地變成了『綠色銀行』。

  2003年至今,墾區共審批供地608.8公頃,其中只有24%為新增建設用地。僅今年上半年就壓縮建設用地佔用耕地48公頃,為保持墾區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奠定了基礎。

責任編輯: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