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1日電 民工王建民在北京同仁醫院因為無錢治病暴死的消息經《黑龍江晨報》披露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連日來,很多市民致電《晨報》,表達對王建民的同情,並對北京同仁醫院的見死不救和麻木不仁進行強烈譴責。
黑龍江省調查總隊金剛處長表示,在《晨報》開始報道王建民的事件後,每一天的報紙他都仔細閱讀,關注事態的進展,同仁醫院的所作所為讓人感到心寒。該事件被披露後,同仁醫院沒有立刻采取措施進行補救,而是尋找各種借口進行搪塞,推卸責任,甚至召開新聞發布會替自己圓謊。無論他們怎樣解釋,都無法掩蓋其見死不救的事實。
某私立學校教師齊曉飛表示,醫生的天職就是救死扶傷,就是挽救生命,無論患者從事何種職業,身份如何,都是一條生命,同仁醫院怎能如此麻木不仁?難道就因為王建民沒錢,就三次將其拒之門外,讓他懷著對生命的渴望、對親人的不捨含恨離去?
在哈市某私企工作的李連雙表示,他是由外地來哈市打工的,身在異鄉,為了生活而奔波的辛苦他很了解。農民工在外地打工不容易,風餐露宿、居無定所,如果不是因為沒錢他能睡在火車站嗎?但是不能因為囊中羞澀,就被剝奪生存的權利。在哈市某超市工作的龍濱認為,《晨報》對此事報道得非常好,揭露了當前醫療行業存在的問題。多年來,他一直是《晨報》的忠實讀者,時刻關注著《晨報》每一天的變化、每一天的進步。關鍵時刻能夠挺身而出,揭露事件真相,替弱勢群體說話,這是《晨報》擁有越來越多讀者的原因。這次,他同樣希望《晨報》像以往那樣堅持真理,一追到底。為暴死的農民工討回公道。
在衛生部門工作的趙女士表示,現在醫療體制的確存在著很多問題,但是醫生的漠然和麻木不仁也是不可小視的大問題。即使有更加健全的醫療體制,而醫護人員喪失了醫德,喪失了仁愛,甚至喪失了人性和良知,那健全醫療體制又有何用?更何況王建民的死不是同仁醫院不具備醫療條件,而是那裡的醫護人員不具備醫德之心,所以不治好醫生的『冷漠病』,還不知道有多少患者會遭遇與王建民同樣的命運。
很多市民還表示要為王建民家屬捐款獻一份愛心。市民王先生給記者打來電話稱,他准備捐款1000元支持王建群在北京打官司討說法。王先生說,現在不但是農民工看不起病,就連普通的城市居民也無法面對昂貴的醫藥費,去醫院看一次病,就會花掉他們一年甚至一輩子的積蓄。王建民的死很值得同情,但願他的死能夠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讓大家一同來支持王建群討回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