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基本養老保險 企業年金 商業養老保險『三保險』為市民提供養老錢
2005-12-22 06:59:08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於勇瀾 胡玥 趙振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22日電 祥和、幸福、無懮、美滿的晚年生活,是每一個老年人或即將步入老年生活的人所期盼、向往的。穩定、周全的養老保障纔能保證老來無懮,老來享福。那麼,養老錢從哪裡來?每個人可能都在問自己。就市民關心的養老保險話題,記者采訪了有關人士,以使市民對此有全面而清晰的了解——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三保險』為市民提供養老錢。

  養老錢來源之一:

  覆蓋人群最廣的『基本養老保險』

  基本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險的一個重要險種,也是職工的一項基本福利,達到法定范圍的老年人,在完全或基本退出工作崗位後,社會將提供物質幫助,以滿足其基本生活需求。記者在市社保局了解到,哈爾濱市目前基本養老保險范圍限於城鎮職工中,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范圍將逐步擴大到社會全體成員。哈爾濱市基本養老保險交納費率按照在職、無職等逐一劃分,一般為單位與個人共同交納,交納的養老保險金為每月工資的30%,單位為22%,個人為8%。目前,哈爾濱市城鎮近400萬人口,現有107萬在職職工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全市有44萬人正享受養老保險金,人均每月養老金530元。

  市社保局相關人員還介紹,作為東北重工業基地的哈爾濱,企業和工廠較多,下崗人多,實行養老保險存在著一些現實的困難,換言之,養老保險社會化程度還不是很高。與其他城市相比,哈爾濱市養老金交費和受用比例為2:1,深圳為17:1,也就是說,深圳17個人交的養老保險金去養活1個退休老人,哈爾濱市屬於老齡化城市,下崗人多,退休人多。

  據悉,從2006年1月1日起,社會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規模由本人繳工資額的11%調整為8%,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其目的之一是應對人口老齡化,退休人員大幅度增長,導致統籌資金不足,此外,也是要將個人賬戶做實,解決長期以來個人賬戶『空帳』運行,防止新的隱形債務大量增加,使關系百姓未來的基本養老保險更『保險』。

  

  養老錢來源之二:

  優化員工待遇的『企業年金』

  城鎮企業職工參保了基本養老保險,是否就萬事大吉、高枕無懮了呢?中國人壽哈爾濱分公司團險部經理王俊彥介紹,國家曾出臺文件,明確了『國家基本養老+企業補充養老+個人儲蓄養老保險』三個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僅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只能保證退休後的基本生活,為確保生活質量不降低,必須輔以企業補充養老年金和個人商業養老保險。

  王經理所說的第二部分就是『企業年金』,是企業及其職工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基礎上,自願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所需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企業繳費每年不超過本企業上年度職工工資總額的十二分之一。企業和職工個人繳費合計一般不超過本企業上年度職工工資總額的六分之一。職工達到退休年齡時,可從本人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中,一次或定期領取企業年金。

  但由於種種原因,企業年金目前尚未真正運轉起來。目前,部分保險公司推出了與企業年金相似的團體年金。據中國人壽哈爾濱分公司團險處楊福奎介紹,團體年金是企業為員工謀求的一份補充養老金,通過辦理團體年金來增加員工的福利,是企業留住人纔、培養員工忠誠度的一件利器。

  團體年金如何運作?楊福奎以該公司運作的『永泰團體年金』舉例說,考慮到企業銷售收入的不穩定性,沒有限定確定繳費數目,企業可根據自身經營狀況選擇繳費標准,投保後,保險公司為員工建立個人賬戶。個人賬戶的收益來自兩部分,一部分是企業為個人交納的保費,另一部分是保費的投資收益。

  待員工退休時,個人賬戶一次性轉為養老金,員工自行選擇領取方式。目前普遍采取的領取方式是固定每年領取的數額,一年領取一次,直到身故。此外,還可選擇增額領取,固定首年數額,逐年遞增5%,直到身故,以彌補物價上漲等因素。職工變動工作單位時,個人賬戶資金可隨同轉移。如身故,其個人賬戶餘額由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一次性領取。

  記者了解到,哈爾濱市企業普遍忽視補充養老保險,目前只有十幾家規模大、效益好的企業辦理了職工團體補充養老年金保險,其中還有部分企業是以辦補充養老保險進行職工獎勵,總體年繳費規模不到億元。

  

  養老錢來源之三:

  滿足自我需求的『商業養老保險』

  據了解,目前哈爾濱市60歲以上的老年人約佔總人口的11.5%,在此基礎上,以後每年還將增加大約4萬人,未來的二三十年,增長速度還要加快。2020年至2030年,將是哈爾濱市人口老齡化的高峰階段,目前40歲至50歲的中年人,屆時將進入老年人的行列,對這部分人來說,他們的子女結婚後,將面臨一對夫妻贍養4位老人,還要撫養孩子的情況,負擔很重。有專家預測,根據通貨膨脹率的變化,30年以後,12萬元的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5萬元,綜合以上因素,進一步擴大養老錢的渠道顯得尤為重要。

  個人商業養老保險是個人根據自身的需求,自我設計的養老保障安排。目前,哈爾濱市各大保險公司經營的個人商業養老保險有30餘種,基本可以滿足市民的選擇需求。中國人壽哈分公司個險部鄭麗麗介紹,雖然各家保險公司推出的險種不同,但只要在購買個人養老保險時,把握好養老險保額、養老金領取方式、養老金領取年齡、養老金領取年限、養老險產品類型等幾個原則,就可合理規劃,達到最理想保障效果。鄭表示,建議市民在40歲以前投保,並選擇20年交費,這樣交費壓力小。此外,可根據自身需求,投保多份或選擇幾個不同險種進行組合投保。

  她以目前市民普遍選擇的『國壽鴻壽年金保險』為例說,一25周歲男性市民,選擇60歲時開始領取,分20年交費,每年交費7100元(女性7000元),保額10萬元。那麼從60歲開始,他就可以每年領取保額的5%,即5000元,一直領到79周歲。80周歲這年,還可一次性領取2倍保額的養老金,即20萬元。假如在79周歲以前不幸身故,那麼其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可一次性領取20萬元。

  鄭介紹,假如市民認為投保這個險種不能保證養老需求,那麼還可以購買一次性領取的『國壽福馨兩全保險』,該保險是一單領取一次,即可選擇50、55、60、65這四個年齡段領取養老金。她舉例說,一25周歲男性市民,選擇20年交費、1萬元保額、60周歲領取,每年交費375元,那麼在其60周歲時,可一次性領取1萬元養老金,如在60周歲前身故,其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可領取1萬元。

  此外,還有針對收入偏低人群設計的『國壽松柏養老金保險』。該險種可約定45、50、55、60、65等5個年齡段開始領取,直到身故。以25周歲男性為例,選擇20年交費、1萬元保額、60周歲開始領取,每年交費502元。這樣,其60周歲時,開始每年領取保額的10%的養老金,即1000元,一直領取到身故。該保險保證領取10年,假如其在領取5年後身故,其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可繼續領取5年。

  據了解,目前哈爾濱市投保個人商業養老保險的人群,收入穩定的多,個體戶多,女性多。對此,鄭麗麗解釋說,收入穩定可以保證保費按時交納;由於經商存在一些不可預期的風險,趁現在收入比較高時,為未來加道保障;多數女性對家庭的穩定性比男人更關注,女性對未來的危機感更強烈些。

  對於目前市民購買個人養老保險的情況,她介紹,目前購買個人醫療保險的佔50%,購買理財保險的佔40%,而購買個人養老保險和其他保險的合計只有10%。這樣看,市民還是對短期的生活保障比較看重,對未來尚缺規劃。為此,她建議市民可就相關問題撥打95519或84888208與保險規劃人員進行諮詢。

  據專家介紹,多層次保障體系全面建立後,可替代退休前收入水平的70%至88%,這是衡量養老金水平的重要指標,市民養老錢充足,可滿足日常的開支需求,安度晚年生活。多層次保障的合理結構一般為: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佔50%至58%;第二支柱——企業補充養老保險企業(團體)年金佔15%至20% ;第三支柱——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佔5%至10%。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