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廣東兩賊上演大變活人 鑽箱偷盜被批捕
2005-12-22 10:30:26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齊浩宇 隋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12月22日電 近日,民航班車行李倉裡頻頻『鬧鬼』,一些乘客放在帶鎖行李箱中的貴重物品,竟在進市區的路途中離奇失蹤。經過公安人員的周密偵查,終於將潛入行李倉中的『鼓上蚤』揪出———這是一個來自廣東、會『大變活人』的『鑽箱』盜竊團伙,目前已有兩人被檢察機關批捕。

  行李倉內失竊頻發

  在11月份的短短幾天內,機場公安局就接到多起報案,反映乘客放在行李倉內的物品頻頻失竊:

  ———11月9日,從青島回哈的李先生乘坐機場班車進市區,到家後發現行李箱被撬,一部數碼相機和一個裝有3200元現金的信封丟失,可奇怪的是,他的行李箱一直放在機場班車的行李倉裡。

  ———11月12日,從深圳回來的趙先生發現手提行李箱被撬,一部數碼相機和攝像機丟失。他記得在飛機飛行過程中,箱子一直在他的視線內,只有到哈從機場乘坐班車返回市區時,纔將箱子放在班車的行李倉內,可不可思議的是,箱子是帶密碼鎖的。

  ———11月13日,從溫州乘班機到哈的張先生到賓館後發現,手提行李箱被撬,一部數碼相機、一部手提電腦、4800元現金不翼而飛,這只箱子同樣在班車行李倉中放過……

  『隔空取物』?箱中有『鬼』!

  幾個被害人共同點是都曾將行李放進民航班車的行李倉中,但行李倉中除了行李還是行李,東西怎麼可能自己就沒了,難到,還真有人能『隔空取物』?公安機關展開調查,11月14日、22日,隨著幾名犯罪嫌疑人被先後抓獲,謎團終於解開。

  據交代,張佩、王永等人來自廣東,從11月8日開始,他們先後坐火車來到哈爾濱市,12歲的小偉是跟王永一起過來的,他在廣州流浪時遇到王永等人,從此就有了『固定工作』。

  放下行裝,幾人開始迫不及待地著手實施來哈『計劃』:他們先在賓館裡對小偉進行訓練,讓他練習鑽入、鑽出帶拉杆的行李箱,等『鑽』技熟練後,就發給小偉手電、手機等『辦公用品』,然後幾人開車到機場,小偉在衛生間裡鑽進拉杆箱。

  一切准備就緒,重頭戲正式開場:一個負責『拉箱』的同伙扮作普通旅客,將這只特殊的拉杆箱放進民航班車的行李倉。有時,這個團伙還會准備兩個拉杆箱,大的裝小孩,小的裝盜竊來的東西,有時乾脆就用一個大箱。

  手機遙控裡外接應

  而此時,全車旅客並不知道,在民航班車開動的同時,這個團伙一輛負責接應的黑色轎車也悄悄跟在班車後面,而班車上的一名不起眼的『旅客』正掏出他的手機,默默地撥打了一個號碼,隨後收線,閉目養神。

  與此同時,『鑽』進行李倉中的小偉接到手機訊號後,開始緊張地忙活起來:他先鑽出拉杆箱,拿出事先准備好的手電,開始尋找『目標』左右翻撬,認准值錢的東西就『拿』,當然動作要盡可能快,因為中途如果有旅客下車,他還得再快速藏進拉杆箱裡去。

  等小偉認為『拿』得差不多了,就用手機向同伙『報告』,此時班車上那個看似一直閉目養神、實則一直密切注意手機動靜的『旅客』,忽然就精神了,向司機示意要下車,隨後,他不動聲色地從行李倉中取下自己沈甸甸的拉杆箱。等班車開走後,一直跟在後面的黑色轎車很快就停在了他的面前,在同伴的幫助下,將箱子搬上車後迅速離開。

  據交代,在短短6天裡,他們用相似手段一共在哈作案6起,盜竊物品有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攝像機、香煙和現金。

  近日,犯罪嫌疑人張佩、王永等人,因采取秘密手段,盜竊他人財物,數額較大,觸犯《刑法》,涉嫌盜竊罪,已被檢察機關批捕,小偉被遣返原籍。(文中人物為化名)

  友好提示:

  據辦案人員介紹,這批來哈作案的團伙都是從廣東某鎮過來的,原本在南方利用同一手段『乾開花』了,但由於『風聲日緊』,這伙人紛紛『轉戰』到了哈爾濱。這次過來了20多人,『鑽箱』的孩子也不止小偉一個,其他人現已轉移到各大公路運輸線上。

  辦案人員提醒,旅客們外出乘坐交通工具時,注意小心保管好自己的行李,貴重物品和現金盡量隨身攜帶,一旦發現失竊,盡快報案。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