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4日電 供熱管線對接活結『脫臼』、管線爆裂、跑風漏水……進入供暖期以來,哈爾濱市進行分戶改造的小區供熱管線頻頻出現爆裂現象,給居民生活帶來麻煩的同時,也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有關人士對此指出,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使用了劣質管材。
哈爾濱市道裡區新陽胡同15號樓,自今年10月中旬實行分戶供暖以來,已有7戶居民家出現暖氣爆管問題。居民們怨聲載道:『分戶供暖使用的管材質量差,纔造成居民家接連「受災」,現在整棟樓的居民都寢食難安,生怕下一個發水的就是自己家。』
記者就此事采訪了負責該樓物業的物業公司負責人孫主任。據他介紹,從10月份分戶供暖到現在,已經有7戶居民向物業反映暖氣活結存在漏水問題。他們認為是施工隊當初為居民安裝的暖氣活結存在質量問題,於是打算近期為該樓70餘戶居民更換新的暖氣活結。
哈爾濱市南崗區光芒街一家網吧近期出現爆管現象。記者在這家網吧內看到,屋內使用的供暖管線均為白色的熱容管,連接兩組暖氣片的管線出現很大弧度。該物業公司給記者提供了一根爆裂的管線,記者發現這根管線上有一條長約10厘米的縱向裂縫。
負責該轄區供暖的哈爾濱市熱力公司供熱一公司辦公室董主任表示,當時進行分戶供暖改造時,他們將轄區內分戶供暖工程以每平方米18至20元的價格承包給多個施工隊,造成爆管的原因可能是部分施工隊使用的供暖管線質量差。據了解,有關部門對分戶供暖改造進行過成本核算,居民小區改造一般每平方米需要26至30元。
23日,記者走訪了部分水暖器材經銷商店。據部分經銷商透露,他們經營的管材都是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但是幾乎沒有分戶供暖施工單位到他們這裡購買管材,因為他們的管材質量好,價格相對高一些。而據他們所知,分戶供暖施工單位所用的材料基本都是價格低廉的小作坊生產的仿冒或劣質產品,由於質量差,非常容易出現爆管。
哈爾濱市動力區軍民街建加家屬樓1棟2單元503室的解先生家,11月28日暖氣管線發生爆裂,從供熱管線裡流出的水把樓下和旁邊的鄰居家都給淹了。解先生告訴記者,『今年我們樓分戶改造時,來施工的人都是一些「戳大崗」的工人,工程質量非常粗糙』。從供熱試水到現在,他家的供熱管線共『爆』了兩次。
隨後,記者在小區內其他單元內進行走訪時發現,解先生家這樣管線爆裂跑水的現象,已經發生了十幾起。
據了解,由於施工質量差,即使質量較好的管線也難逃爆管的厄運。10月19日,哈爾濱市道裡區一面街64號暖氣管接頭處突然爆裂,室內積水有10多厘米高。據房主於先生介紹,去年分戶供暖改造時,他向施工隊提出,換用質量好的管材。於是施工隊給他使用了一種質量較好、價格較高的管材,他還為此給施工隊補了差價。可沒想到,因施工質量差,今年剛開始試氣時,暖氣接頭處就開始淌水,10月19日發生爆裂。
按照《哈爾濱市分戶供熱改造暫行規定(修訂稿)》規定,分戶供熱改造工程的設計、施工應由有相應資質的設計、施工單位負責,不得層層分包、轉包和發包給不具備資質的設計、施工單位;分戶供熱改造單位應對分戶供熱改造管理、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施工等方面的崗前培訓。
但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包工頭介紹說,分戶供暖改造時根本沒有設計圖紙,為了省錢、省事,他們怎麼方便就怎麼走管。施工人員中許多都是馬路上『戳大崗』的工人。由於這些人沒有技術,施工質量很難保證。但他們對改造後的小區包修兩年,兩年之內如果出現問題,他們負責給維修,至於以後出現問題,他們就不管了。
據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盛曉文教授介紹,造成供暖管線爆裂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供熱水壓過大,二是所用管線存在質量問題。目前,哈爾濱的供熱水壓在五六公斤左右,這樣的壓力不會導致爆管。
盛教授表示,由於現在分戶供暖工程都是分包給工程隊,工程隊包工包料。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工程隊便從材料和僱傭施工人員上省錢。現在哈爾濱市面上銷售的正規PP—R供暖管線價格平均每米10元,能夠保證使用17至20年。而工程隊所用的管線價位大都在每米兩三元錢左右,一般都是浙江等外地的小廠家生產後冠以某些知名廠家的商標。因此,工程隊能獲取一半左右的利潤。
同時,盛教授擔心,由於負責分戶改造的施工單位很少具備相應的資質,雖然保修兩年,但是兩年後如果管線出現問題,此時工程隊已經拿到保證金解散了,百姓更是投訴無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