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5日電(記者 李越峰)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發生後,哈爾濱市的飲用水檢測項目由原來的35項增加至目前的60餘項,預計到2006年年底,水質檢驗項目將增加至103項。這是記者在今天召開的黑龍江省供水協會科技年會上獲悉的。
據了解,目前我國絕大部分水廠仍采用傳統的處理工藝,不能有效地去除以溶解狀態存在的微量有機污染物,致使一些有害物質,包括致癌、致畸、致突變等微量有機污染物殘留在飲用水中。
哈爾濱市水質檢驗中心的紀主任介紹說,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對水質與水量的要求愈來愈高,新增加的檢測項目主要是怎對有機污染物的。目前水質檢驗項目分為常規項目42項,和非常規項目61項,共計103項。哈爾濱預計在2006年年底前全部完成這些檢測能力。
據專家介紹,由於受水土流失、水源污染等因素的影響,地表水成分逐漸趨於復雜,有機成分增多,給水處理難度增大。現行的常規給水處理工藝,難以去除水中對人體有害的多種微量有機污染物,此外,由於水土流失嚴重,水中天然有機物濃度也很高,導致混凝劑藥耗增加、水中鋁的剩餘量增高,而且產生大量的氯化消毒副產物,其中大部分對人體健康有較大的危害,此外,由於水體受到污染,導致富營養化,藻類過量繁殖,產生難聞的嗅味和有害的藻毒素。如何經濟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是給水處理領域所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