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綠樂爾」拖欠奶款』凸顯送奶市場混亂
2005-12-26 06:06:5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 夏 紅 王 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25日電 『綠樂爾』稱只拖欠奶站送奶款,而奶站負責人神秘消失,那麼500多戶奶農該向誰去追討奶款呢?隨著『「綠樂爾」拖欠奶款』事件調查深入,送奶市場上近年出現並不斷發展壯大的『二道販子』成為人們關注焦點。『二道販子』與乳品公司是買賣關系,他們打著大乳品企業的旗號收奶賺取差價。而一旦發生風險就卷款而逃。最終利益受損的還是奶農。

  奶農楊世強告訴記者,除了臧春龍欠自己奶款外,他還曾被另一個奶站騙過。去年秋收時,村裡設了一個奶站,收奶之初奶站承諾奶資一天一結。可半個月後,奶站以資金緊張為由,改成一個月發一次奶款。這家奶站收了兩個多月的生牛奶後,負責人就突然失蹤了。楊世強無可奈何地說,目前,市場上很多都是個人設立的奶站,鮮奶不賣給他們,就只能倒掉。而賣給『二道販子』,就等於伸出脖子挨『宰』。

  在『500多戶奶農被拖欠奶款』事件中,『綠樂爾』方面反復強調,公司和臧春龍只是買賣關系,按照他們的說法,臧春龍是個『二道販子』。奶農劉曉民表示,2002年,臧春龍的奶站設立之初,給奶農制作統一『綠樂爾』胸卡,一些送奶點掛有『綠樂爾』的招牌。奶農相信『綠樂爾』的品牌,就紛紛把奶送到這裡。現在奶站突然『消失』,『綠樂爾』卻不管了,這叫奶農怎麼辦?

  據業內人士稱,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各大乳品加工企業為了爭奪奶源,除了直接設立鮮奶收購站外,還在各地大量設立個人代理收購站。代理收購站收到奶後加價送給乳品公司,他們在中間賺取差價。這些代理收購站就成了『二道販子』。『二道販子』與那些乳品公司正式設立的奶站不同。他們與乳品公司是買賣關系,公司不對奶站設備等進行投資。他們大多打著大乳品企業的旗號,提供各種便利,吸引奶農送奶。但是由於乳品企業與『二道販子』購銷關系比較脆弱,一旦出現風險,他們就會置奶農的利益於不顧一走了之。近年來,『二道販子』攜奶資逃匿事件屢屢發生。

  黑龍江省奶業協會秘書長王存國認為,去年12月份,我省出臺了《黑龍江省奶業條例》,省奶業協會負責提供全省統一的生牛奶購銷合同樣式文本,要求奶農在給奶站送奶時,為了保障自己利益不受侵害,必須和乳品企業簽定購銷合同,這樣無論對奶農還是企業都有了法律保障。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