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獨闢蹊徑養松鼠
2005-12-26 11:20:21 來源:東北網-林城晚報 作者:張斐 劉岩 張增玲
關注東北網
松 鼠 養 殖 間
東北網12月26日電 數百只活潑可愛的小松鼠在一間寬敞的屋子裡,一會兒跳上松樹枝,一會兒跳到地板上。它們或追逐嬉戲,或歡快取食,時而用小爪子撓耳朵,時而甩動毛茸茸的大尾巴,時而靜靜地眨眨大眼睛瞅人。 眼前這幅生動的圖景是記者在雙豐林業局愛林經營所職工劉旭海的松鼠養殖場內看到的。劉旭海是個愛動腦筋又勤勞的人,2002年,他辦起了全省第一家松鼠養殖場,目前他的松鼠已繁殖到600餘只,名聲在外。 劉旭海今年37歲,前幾年他走出家門到湯旺河林業局等地從事木材生意,因行業競爭激烈,他決定放棄木材生意,獨闢蹊徑闖出一條新的致富路。 劉旭海從小就在山裡鑽來鑽去,特別喜歡林子裡的小動物。冬天在山上乾活時,他一個人在林子裡鑽,很多小松鼠就在旁邊的樹上跳來跳去,擺動著毛茸茸的大尾巴仿佛是在向他打招呼,一路跟隨在樹間跳躍,替他驅散了很多寂寞,這也是他格外喜歡松鼠的一個重要原因。1989年,劉旭海偶然發現在樹洞裡有一只小松鼠,他好奇極了,悄悄走近將它捧了出來,發現小松鼠的腿受傷,他便將它帶回了家。他細心地敷藥並包紮好,漸漸地,小松鼠的傷好了,這期間他與松鼠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松鼠是大森林的精靈,它的生命是屬於森林的。劉旭海雖然捨不得,但還是將松鼠放歸了林中。不曾想,晚上收工回家時,卻看到那只松鼠正蹲在窗前望著他,他欣慰地跑過去抱起松鼠親昵地與它貼臉。從那以後,松鼠成了他家的特殊成員。在養松鼠的日子裡,劉旭海漸漸摸索出一些松鼠的生活習性和飲食規律,這成了他以後大規模養殖松鼠最寶貴的經驗。3年後,這只小松鼠不知什麼原因死掉了,為此劉旭海傷心了好久。 2002年,雙豐林業局大力提倡職工發展養殖業,愛林經營所也積極為職工出謀劃策,尋找致富途徑。劉旭海也像其他職工一樣到處考察尋找適合自己的養殖項目。他專程到吉林省的一個林場考察,林場有一個養殖松鼠的職工,經濟效益和發展前景都非常好,一張松鼠毛皮可賣到60-70元。劉旭海的心動了,決定回家養殖松鼠。下定決心後,他從吉林抓了幾對種鼠背回家。 滿懷信心的劉旭海回到家,找來親屬朋友為松鼠釘籠子,給松鼠安好了家。經營所知道他發展該項目後,給予了很多優惠政策,不但提供土地讓他種菜,還給他提供了養殖松鼠場地。 為了用科學的方法將松鼠養殖好,劉旭海四處請教的同時還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松鼠為典型樹棲嚙齒類動物,體長20-28厘米,尾長16-24厘米,尾毛蓬松成為在樹上跳躍的平衡器,體重200-450克,一般壽命為8-15年。松鼠一般棲息於山地針葉林和針葉——闊葉混交林中,以植物性食物為主,也取食昆蟲及其幼蟲、蟻卵、鳥卵等,但主要食物為落葉松等針葉林的種子,夏季多取食各種漿果和蘑菇;在食物缺少的情況下,亦吃樹的幼芽。如果沒有暴風雪或雨,而且太陽照得比較暖和,它就會沿著樹枝跳來跳去,游戲玩耍。 劉旭海帶回的這種其實叫『灰狗子』,是松鼠的一種,全身以黑色為主,肚皮為白色,非常漂亮。劉旭海像對待孩子般精心飼養。一只松鼠每天的食量很少,一個核桃、10粒玉米、兩片胡蘿卜就能讓松鼠吃飽。為了防止食物品種單一,松鼠缺少維生素,他特意到70公裡外的鎮內買回多種維生素和預防疾病的書籍,按照書中的方法科學調配松鼠的飲食。松鼠很有靈性,當維生素泡在水中變成黃色後,它們害怕對自己有害,就將盛水的盆撥倒。無奈,劉旭海就將維生素細心地拌在飯裡,按頓按比例讓松鼠補充營養。在他和妻子的精心喂養下,松鼠長得很壯,轉眼就到了發育成熟繁殖的時候。 一只松鼠每年可產仔2-3胎,每胎3-6只,最多的可產仔10只,孕期為35-40天,出生的幼仔全身裸露無毛。母鼠對自己的孩子照顧非常精心,當它離開窩時,會用窩內的乾草和棉絮把孩子們遮蓋好,幼鼠6周後開始離巢活動。每到松鼠的繁殖期,劉旭海夫婦倆便將母鼠隔離開,防止大鼠踩死幼鼠。由於他們養的松鼠營養均衡,生長繁育得很快,僅3年時間,便存欄600餘只。 開始時,松鼠對夫妻倆有防備心理。一次,妻子在籠子中抓一只松鼠時,不慎被松鼠咬傷手指,鮮血直流,但就這樣妻子都沒捨得打松鼠一下。久而久之,夫妻倆與松鼠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冬天天氣寒冷,劉旭海心疼松鼠便把它們都搬到屋裡來。白天將胡蘿卜、玉米粒、核桃、白菜等食物平均分好,按時喂給它們。在夫妻倆眼中,松鼠們就像是他們的小孩子,每到喂食的時候,松鼠們就爭先恐後地跳到他們身上、肩頭,親昵地用大尾巴輕撫著他們的臉頰。每到這時,夫妻倆就將苹果片、核桃等食物放在掌心,讓松鼠跳上來取食。 松鼠成了夫妻倆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天睡覺前,劉旭海與妻子都要到養殖間去看看,早上睜開眼的第一件事是跑到那裡去看松鼠睡醒了沒有。他們的孩子在鎮上讀書,每個星期回家第一件事也是看松鼠長大了多少,他們已成為好朋友。一次,有客戶來購買松鼠,正趕上孩子放假在家,他說什麼也不讓人家抓走松鼠,抱著松鼠籠大哭起來。無奈之下,劉旭海將孩子帶了出去,客戶纔抓走了松鼠。當孩子回來後,跑到籠子前仔細一查,發現松鼠少了幾只,他與父母大鬧了一場。 為了培養松鼠野外生存的能力,劉旭海和妻子商量後,將兩只松鼠從籠子放到野外,一連4天,這兩只松鼠都回來了。就在夫妻倆高興的時候,第5天晚上,他們一直等待著松鼠的歸來,但從此它們再也沒回來,實驗失敗了。 為了模擬森林生長環境,劉旭海特意買來兩棵松樹栽在大木盆中,放到室內,讓松鼠跳躍攀登。有了這兩棵松樹,松鼠們比以前更活潑了。 劉旭海高興地告訴記者,通過3年來的實踐,證實養殖松鼠是一項很好的致富項目。他為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松鼠的毛皮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輕而暖,毛茸細密,適宜制作名貴的毛皮大衣、皮帽、手套、兒童皮裘等,尾毛可制筆。鼠肉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一張松鼠毛皮在河北石家莊毛皮市場可賣到60-70元,肉可賣15元一只。 目前,很多養殖戶聽說劉旭海養殖松鼠的事情後,紛紛打電話諮詢,有的還親自到他家中購買種鼠,劉旭海已售出松鼠300餘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