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龍江環志鳥首次在荷蘭現蹤跡 證明中國與荷蘭之間存在一條鳥類遷徙路線
2005-12-27 09:24:56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李顯達 方克艱 郭玉民 王履臻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27日電 26日,記者從全國鳥類環志中心了解到,由黑龍江省高峰鳥類保護環志站2004年11月14日環志的一只白腰朱頂雀(環號A42-1324,雌性),今年11月13日在荷蘭被成功回收。據悉,這是荷蘭首次回收到中國環志鳥。此前,我國(漠河)曾經回收到荷蘭環志的白腰朱頂雀。本次荷蘭回收到我國環志的白腰朱頂雀,再次證明了中荷之間存在一條鳥類遷徙路線。

  高峰鳥類保護環志站地處大、小興安嶺之間的嫩江河谷東岸,松嫩平原北麓,黑龍江省嫩江縣高峰林場境內。其獨特的地理環境使這裡成為經松嫩平原遷徙鳥類理想的『歇腳點』,每年都有數以百萬的候鳥遷經這裡。自1998年開展環志工作以來,截至2005年11月末,高峰環志站共在本區發現鳥類209種,環志了其中163種共163305只。環志的紅腹紅尾鴝、褐岩鷚、栗頭鶲鶯、黃?、極北朱頂雀等鳥類是黑龍江省乃至東北三省首次發現。世界開展鳥類環志工作100多年來,歐洲和俄羅斯首次回收到的第一只中國環志鳥就是高峰站環志的。

  另據專家介紹,高峰環志站建站以來,共回收其他地區環志的鳥類37種共359只。回收信息表明,在嫩江高峰地區開展鳥類保護和環志研究,對探索這一區域鳥類的組成及亞歐大陸鳥類遷徙規律的研究、以及對於保護和合理利用候鳥資源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鳥類環志

  鳥類環志是當今世界上用來研究鳥類遷徙規律的一種簡便而有效的方法。環志時使用合金鋁、銅鎳合金、不鏽鋼或彩色熱塑料制造而成的、上面刻有標記(環志國家、單位)和編碼的環志環。環志站工作人員將刻有標志的環志環戴在候鳥的跗蹠上、頸部、翅根或鼻孔上,並做好詳盡的記錄,登記在專用的環志表、卡上,然後放飛。以後可以通過回收,了解到環志鳥遷徙的時間、路線、范圍,以及種群數量、年齡等寶貴的生態學資料。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