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木蘭大米進滬頗具『樣本』價值 解讀滬哈南北糧食合作聯社
2005-12-27 14:58:1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黃基憲 陳猛 馬少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27日電 木蘭近來被外界格外關注,省內外新聞媒體頻繁采訪報道,各級黨委和政府部門也多次考察調研。起因是『哈哈木蘭』大米成功打入了上海市場,而更大的吸引力來自於:木蘭縣與上海奉賢區建立了伙伴關系,兩地政府搭起合作平臺,創造了跨地區的滬哈南北糧食合作聯社運營模式,成為可供政策研究和復制推廣的『實驗樣本』。

  經濟互補構成南北合作基礎

  兩地利益需求決定南北合作走向

  從去年11月中旬,上海奉賢區組團到哈考察水稻產加銷合作項目以來,木蘭縣與奉賢區之間已經過10餘次互訪,洽談的合作內容不斷豐富和昇級。不久前,雙方簽訂了『農業經濟技術合作框架協議』和『農業經濟技術開發區合作建設協議』,承諾在滬哈兩地共同組建南北糧食合作聯社,在木蘭建設上海奉賢農業園區分區。

  10月26日,『哈哈木蘭』大米入滬新聞發布暨產品推介會在上海舉行。作為南北糧食合作聯社的成員,上海永信米業公司今冬明秋將在滬組織銷售7萬噸『哈哈木蘭』牌大米,並以每公斤高於市場價0.06元補貼木蘭三勝水稻生產合作社的農戶。規劃面積12.4平方公裡的上海奉賢農業園區木蘭分區的立項審批已經啟動,已有京、滬、吉林、大慶等地的農產品加工企業表示了入區意向,上海漢德集團出資2000萬元收購木蘭肥牛加工公司,目前已接手企業重組和恢復生產。

  考察調研者傾向這樣的觀點:按照南北兩地的經濟互補性,尋找利益結合點,是滬哈合作走向深入的深層動因。上海方面,越來越重視糧食供給的安全問題,市民渴望吃到『綠色、健康、營養』的大米,但是土地資源有限,產業需要梯度轉移,對優質農產品需求旺盛。木蘭方面,水稻生產的生態環境優越,農民盼望保種增收,解決賣糧難;政府希望通過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增加糧食產品附加值,擴大稅源。南北兩地的農產品加工和銷售企業,則希望有穩定的資源保障和充足的貨源供給。這些因素是考量合作各方的立場和出發點、把握合作方向的基本尺度;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也決定著滬哈兩地的合作具有持久的可能性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經濟合作需要平衡多元利益

  健全利益捆綁機制是合作有效運營的關鍵

  經濟合作的基本原則是互利共贏,由於木蘭與奉賢的合作涉及多元利益主體,要保障合作成功,必須建立有效的利益分配和協調機制,既能體現效率優先,又能兼顧公平。

  滬哈南北糧食合作聯社的建立做了有益的嘗試。他們決定通過『三步走』,建設國內首創、國際通用的標准合作社模式。

  第一步,在木蘭建立『基地+農戶』的生產合作社,形成『加工企業+合作社』的模式。已成立了擁有600多農戶、一萬畝耕地的三勝水稻生產合作社,明年水稻基地將擴大到30萬畝,2008年達到100萬畝;由黑龍江糧食工程技術公司引進國外先進設備,建立了大米加工廠。同時,在上海奉賢區建立銷售合作社,形成『銷售企業+超市』的銷地營銷模式,由擁有連鎖超市的上海永信米業公司加盟擔綱。

  第二步,將雙方合作社聯合起來,組成跨地區、產加銷一體化的合作聯社。現在合作聯社已在上海注冊,開始收購、加工、銷售擁有新品牌和精美盒式包裝的『哈哈木蘭』大米,市場反映良好。

  第三步,在合作聯社運作成熟後,轉變成股份制,農民可用土地參股,建立生產、加工、銷售全程協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統一體。這是關鍵的一步,正在醞釀,難點在於農民入股。

  合作聯社產加銷一體化,實行股份制,好處是將各個主體的利益捆綁起來。吸收農民入股,可以避免水稻生產環節的軟約束,防止種子、肥料、農藥、加工、品牌、銷售等『六統一』流於形式。如果農民不參與股金分紅,利益就可能受水稻價格波動的影響。而只關心水稻售價,就會跟著價格走,可能待價惜售,也可能把水稻賣給其他收購者,損害聯社整體利益。

  木蘭准備采取過渡的方式。先說服農民把上海方面給予的售糧補貼留做股金,參與合作聯社整體收益的二次分配。木蘭縣長魯志民算了一筆賬:按水稻畝產500公斤計算,每畝補貼30元,100萬畝總補貼3000萬元,轉為農民股金,三年就接近一億元,農民的股本可以在合作聯社中佔據相當比重,取得相應的股金紅利。農民成為股東,就會眼光放遠,關心聯社的整體利益。聯社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股份制企業,就可以按照經濟實體的市場運作方式跨地區擴張。滬哈聯社的水稻基地,明年將擴大為30萬畝,其中有5萬畝水稻計劃在其他縣份,以建立萬畝規模的水稻生產合作社並加入聯社的形式發展。

  政府扮演好協調人角色

  對南北經濟合作體健康成長負起責任

  參與木蘭和上海奉賢經濟合作的決策者們有一個共識:南北合作只有在市場化軌道上運行,纔是有生命力的。但是,保障南北合作良性運行,政府不僅要搭建合作平臺,在合作過程中還要扮演協調人的角色。

  南北糧食合作聯社目前還只是一個雛形,利益捆綁還沒有實現。11月初,上海永信米業拿出300萬元購糧款,按照一比六的貸款比例,准備在木蘭貸款收購大米,但是他們對合作伙伴還不夠信任,而糧食加工企業也不托底,雙方一時僵持不下。木蘭縣政府領導立即出面調解,最終督促加工企業按時交貨起運,化解了僵局。

  長途運輸目前也是一個影響合作順暢的瓶頸。國務院研究室建議黑龍江省和上海市政府聯合向國務院打報告,申請開通鐵路運輸綠色通道。木蘭方面現在先按計劃車皮和議價車皮兩條腿走路,將來運量增加,政府的協調作用尤顯重要。

  運用利益杠杆引導農民加入生產合作社的同時,教育農民、保護農民利益也是政府要努力做的事。木蘭最近召集三勝水稻合作社的60多位農戶代表,開了一個座談會,目的是讓農民認清加入生產合作社後利益和責任的關系,並向農民說明將來實行股份制的好處,征求農民對合作聯社發展的意見。農民代表希望合作社辦得越大越好,最擔心的是『打白條』,對入股還有些遲疑。魯志民說,按股份制原則,應該風險共擔,考慮到農民是分散個體,在合作聯社中的弱勢地位的特殊性,不能把企業在經營中的風險平攤到農民頭上,應該給予特殊保護。

  木蘭縣委書記吳國祿認為,從長遠看,政府將來肯定要從南北經濟合作常規事務中退出來,讓企業自主經營,但是合作中產生的利益銜接問題,就需要政府出面協調。合作初期的利益摩擦,則需政府發揮信譽好的優勢,及時乾預,協調解決企業相互信任問題。

  南北合作是個大題目,木蘭和奉賢的文章有了一個不錯的開篇。

責任編輯:焦洋